在朋友的一次一次推荐下,出于对老电影的莫名的不感冒,最终还是没有选择观看《十二怒汉》,而是选择了翻拍版的《十二公民》。
之前看过《十二怒汉》的解析,所以已经大概知道讲的是怎样一个故事。所以虽然是这样一个在同一封闭空间中拍完整部电影的作品,却并没有让我有很惊异的点。
直到何冰老师扮演的检察官义正言辞的痛斥轻率做出决定的众人时,我才有种特殊的感觉。看着何冰老师夹杂着愤怒与激情的讲话,我这才意识到这竟然也可以是一部主旋律片。我也陡然一惊,害怕这部称得上优秀的作品在我国翻拍的特殊国情上翻了车。
幸而没有,整部电影看下来给人的感觉是很本土化。之前高三做历史题发呆的时候有一个想法,最后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这部电影再次把我的想法勾了出来,即: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是一个平面,而事物的全貌则是空心的多维物体。我们将我们的认知进行拼接或许可以无限接近事物,却无法真正的还原事物本身。
第二个真正打动到我的点是冤屈者的一段话,“你的千分之一,对他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之前总喜欢在亲戚群里辟谣,然而却因此成为了并不太受欢迎的人。
我的逻辑总是卡壳在“你说不是这样,那你说是哪样啊?”,听了被冤屈者的话,我真正有种从一个圈子中跳脱出来的感觉。
我干嘛要知道究竟是哪样?我有证据证明并不是这样,抑或是你们没有证据说是这样,这已经足够还人清白。追求真相,并不应该以无辜者的一生作为牺牲和赌注。
影片结束,我脑海中出现了一幅画面(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总是会把文字和图画混在一起思考,甚至总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二者有一定的相通)。
峡谷中一条狭窄的山路蜿蜒着向前,皮包骨的人们在这条路上成群结队的走着,天边透出一丝光亮来。人们赶忙前仆后继的向前,人人都想抓到那即将触碰到的曙光,却始终人人都没有碰到。
我想人们确实首先应当是怒汉,人人当有不平之勇。而此刻我却只看到了人们的莽,只顾逞一时之快,却不顾人生死。有时刻意的想要追求一个高效的“真相”,仅仅是为了自我满足吧。
我们的先祖用了很长时间掌握火的力量,又花了很长时间传播教化,这并不应该在我们此时断代。我们不能因为网络高度的发达就搬出自认为替天行道的虎头铡,我们要明白什么才是一个公民。
抹去那些由于生活压力带给我们的戾气,添加些理性的成分,给别人的生命和成就多一份尊重和审慎,大概会是走向光明的较好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