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悲喜剧我是一窍不通,“文革”产的我,腹中无诗书只能“拿来主义”,以充实自己。
许子东老师照片无法上传
(网上截图)
悲剧,是比你高一些的人物犯了小错,却受到大的惩罚;喜剧是比你低的人物做的事情让我们嘲笑。一一亚里士多德。我是连悲喜剧都搞不清楚的人,如何来码字?所以要在线上,听许老师的《许子东现代文学课》课。
——文学的意义究竟在于什么呢?康德在讨论艺术的起源时说过一番惊艳的话:
人有三种快乐:
第一种快乐,是因为它给你直接的好处,这是物质上生理上的快乐。
第二种快乐,是你做了正确的事情感到快乐,这是道德上的快乐。
第三种快乐,是它既没有给你好处,也不涉及道德,比如你半夜听到风吹着落叶掉下来,感到舒服,感到说不出来的一种心灵上的快乐。只有第三种,才叫美,才叫艺术。
笔记:第三种快乐我能理解。我曾码过一篇文章“春雨”,就是写小时候听到雨打在瓦上再落到青砖上,听起来那种有音乐的节奏感,太美了。这种美感在悲剧,喜剧中都能读到。在第一与第二种快乐还没有满足的情况下,很难再去寻找第三种的快乐。
这就使我理解了,我们的神(喜)剧为什么能上东视、能上CCTV,抖音为什么传播的如止快速,因为它也能给人带来快乐。受众是一个金字塔结构,话题越低、越底层,共鸣就越多,收视率就越好。所有的收视率都有一个天然的弊端,没有权重区分。歌唱得再好,帕瓦罗蒂也只有一票;文章写得再好,村上春树也只能点一个赞。媒体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让基数最大的那个群体快乐。所以说,神(喜)剧,抖音的受众最多。
——“人的快乐由物质到精神再到灵魂,文学属于艺术,自然附有灵魂的快乐。”然而,悲剧与喜剧让人们快乐的效果肯定是因人而异的。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经常读书和不读书的人有什么区别”?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读书改变了什么认知呀,重新确立价值观,拓宽视野呀等等,这些老套的回答,我把它称为“官答”,毫无意义。其实,这些都是读完书后再去做的总结,颇有“马后炮的意思。我倒是认为一一读书无非是在享受自己所期望的东西,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都能获得美感与艺术上的享受,但我更喜欢喜从悲剧中来。除了读书,除了文学作品,看一幅字画、一尊雕像、欣赏一幕戏剧、一部电影甚至一首歌等等,意义大抵不过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