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小包租公》读后感

《小小包租公》读后感

作者: 向阳而生11 | 来源:发表于2018-07-20 13:10 被阅读0次

  今天读了《小小包租公――如何激发家境富裕的孩子发现学习动力》这个案例,我认为这个孩子的问题出现的关键点是她父母以及周围人错误的人生观对他产生了影响。

    文中说了,他的父母本是郊区的农民,土地被征用后进了一家商场工作。也就是说她的父母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因为土地被征用成了有钱人,但是虽然钱有了,各方面素质却没有得到整体的提升,这一点从下文中也多次有提及,比如“小华的妈妈穿了一件裘皮大衣,脚穿一双长筒皮靴。可就是感觉不到她的雍容华贵,反而觉得有些滑稽。”同样没有提高的是她的教育理念。

  她认为有钱就行,当然这与她自身的生活背景有关,我们给予理解,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确实非常不利的。

  说到这里,我想说一下我自身的一些经验,我是92年出生,那个时候还处于比较贫穷的时候,好像家家户户的钱都不够用的。我经常看见妈妈到大娘家借100块钱,或者大娘又到妈妈这里借100块钱,以解燃眉之急。好像从那个时候起我对于对于摆脱这种不安定的生活有了迫切的希望。那个时候爸爸跟着别人干建筑,工资少的可怜,妈妈在地里种棉花,整天顶着大太阳。我可不想整天挨晒,妈妈说不想下力干活,不想风吹日晒就好好学习。这句话一点都没有毛病,妈妈以她那个阶层的口吻激起了我对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见识了这种苦,学习的累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我努力的考上了大学,成为了一名老师,虽然日子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也算可以。

但是,随着生活的变化,爸爸成了包工头,妈妈也不再种地了,家里再也不用为了100块钱去东借西凑了。这时候弟弟出生了,从未感受过苦日子的他没有那分摆脱贫困的决心与毅力,父母的教育观念与文中的母亲出奇的像,弟弟的学习出现了问题。

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一年的班主任生涯让我看到好多对于孩子教育懂得少的可怜,时代发展了,孩子自我的苦难激励不太容易有了,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会发现,其实他们的教育理念是站不住脚的。当咨询师问“总不能让孩子无所事事的混一辈子吧,还是有个一技之长更有保障吧”这位母亲一时语塞。

所以我认为,作为老师,尤其是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家长先理清理明白自己,到底孩子学习是为了什么?因为家长对于孩子的渗透是一点一滴的,家长明白了,老师的工作也就好做了。必要的时候可以召开这个方面的主题班会。

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做一个懂教育的家长,正如一位名家所说,一个好家长胜过一百个心理专家。

以上就是我作为老师和家长两方面的感悟。

相关文章

  • 学习动力的启动

    ——读《小小包租公》有感 《小小包租公》写的是激发家境富裕孩子发现学习动力的事情。其实我们现在的孩子,即使...

  • 《小小包租公》读后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人的重要成长都需要家长的高质量陪伴! 该案例...

  • 《小小包租公》读后感

    今天读了《小小包租公――如何激发家境富裕的孩子发现学习动力》这个案例,我认为这个孩子的问题出现的关键点是她父母...

  • 小小包租公

    如何激发家境富裕的孩子发现学习动力

  • 小小包租公

    P6—9页。 文中,男孩儿小华家境不错:家有一幢楼,下面有几个店面,一年收个几十万租金没问题。 ...

  • 《小小包租公》有感

    我很欣赏那些家庭条件优越自己又很优秀的孩子。读了《小小包租公》这篇文章,深感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与父母的人生观有...

  • 读《小小包租公》有感

    具备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学好知识的源泉,学习的动力问题一直是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及实践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广大家长...

  • 读《小小包租公》有感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裕家庭的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事例越来越多。从文中小华的事例,我对这类孩子的心理辅...

  • 小小包租公 读书心得

    读了《小小包租公--如何激发家境富裕的孩子发现学习动力》这个案例,我发现其实生活中许多父母跟文中小华的妈妈一样都认...

  • 读《小小包租公》有感

    今天读了《小小包租公》的这篇文章,让我感触很大。 文中心理学专家对于孩子的辅导,从学习动力这一点突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小包租公》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gf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