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说过这么一句话。无非是说其父亲生病后,家道中落,先生在少年时代出入当铺质典衣物财货筹钱给父亲买药而受到别人的白眼,从而看清人心善恶美丑。于是在先生终其一生的作品中,对于人性的剖析往往都是深入骨里、入木三分的。
唐朝也有一个少年时代经历过家道中落、穷困潦倒命运的诗人,他的名字叫骆宾王。就是那个七岁即兴赋诗,赋出一首流传千古,成为后世蒙童必能成诵的《咏鹅》诗的骆宾王。
王杨卢骆,初唐四杰,个个皆是少年成名,骆宾王凭着这一首诗更是其中最符其名的神童。短短十八个字,即将鹅的颜色、动作、情状描摹的清清楚楚,跃然纸上。年仅七岁,有如此细致的观察力和领悟力,可谓罕见。
骆宾王生于浙江义乌,其父在青州任博昌县令,骆跟随在父亲身边。在年幼时父亲去世,骆宾王失去依托,流寓于兖州一带。年少无人管教,生活潦倒困难,难免不会误入歧途,彼时的骆宾王于是常和赌徒交游,浪荡过几年。
幸而早年的诗书教育根植于少年心中,修齐治平的抱负从未忘记。家道的衰败与无人管教才会使他逐渐迷失,终于有一天他幡然醒悟,凭借过人的才华,他开始了求仕生涯。
经人介绍得以入道王李元庆府中。道王是唐太宗异母弟,性好交友,府中集聚了许多的贤才,他对于骆宾王这位少年成名的才子也极为看重。
他让骆宾王写一篇自我推荐的文章,以便自己好向朝廷推荐其做官。这在当时其实算来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后来的李白曾经也写过“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样逢迎拍马的文章嘛。你不把你的抱负和需求讲给我听,我怎么知道你是哪方面的人才,向上推荐你做官也没个谱啊。
这在骆宾王看来却是和他所受的儒家传统观念相悖的,人应该让别人来发现自己,而不是自卖自夸,把自己像件商品一样推销出去。于是他搞半天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出来,最后反倒写了一篇对这种行为进行抨击和批判的文章,认为这样做对上会紊乱国家秩序,对个人品质方面也是一种亵渎。结果当然是最后骆宾王自觉待不下去,只能辞掉工作走人。
后来终于混到个奉礼郎的小官,平时专职朝会和祭祀的礼仪。就是保管下仪器,祭祀或朝会时安排下各个官员应该怎么列队站位之类的琐事。李贺也干过同样的工作,不过以他们的性情,这样的小官肯定是不愿干也干不长的,果然没过多久就被贬到了边疆参军。
和杨炯不同,骆宾王亲临战场,亲眼见到过战争。他的边塞诗,虽然和杨炯一样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激情昂扬的语调,不过对战争有更直观的感受和切身的体会,且有更深的思索。如其《久戍边城有怀京邑》、《宿温城望军营》等作品,用亲眼所见的战场风光,寒风呼号,胡笳悲鸣,种种意象写出真实的感受,读来让人如同亲临。
从战场归来的骆宾王没有卓越的功勋,回到京城后依然是个底层官员。此时武后临朝,这就使得骆宾王相当反感。
连自荐信都不愿写的骆宾王,怎么能容忍武则天一个女子来把持朝政这种事情呢?于是他屡次上疏弹劾,终招祸端,被污下狱。于是为表明心迹,力陈自己高洁的道德品质,他写出了在《唐诗三百首》中占有极重分量的《在狱咏蝉》,赞美蝉的高洁品行,用以自喻,用充沛的感情写出自己的一片赤诚之情。
骆宾王位卑职低,此事并没有把自己推向绝路,武后显然还没有将他放在眼里。身陷囹圄一年后,骆宾王被放了出来。骆宾王没有学乖,心中对于武后依然反感,依然抵制。所以知道武后称帝,骆宾王大怒,徐敬业高举义旗要拨乱反正时,骆宾王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徐的阵营。
战争不能师出无名,于是战争檄文显得尤为关键。骆宾王把一腔愤懑,诸多不满诉诸笔下,痛陈武后罪行,写下传诵千古的名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文章站在维护李唐正统的角度出发,反对武后临朝称帝,将武后罪行一一列举,并从正义的角度进行声讨,坚信义军必将胜利。文章辞采雄辩,语气奔放,气势夺人,连武则天读了之后也感慨骆宾王是个人才,这样的人站在敌对阵营是宰相的失职。
檄文写得再好,无奈军事实力不够,徐敬业的拨乱反正变成了犯上作乱,仅仅三个月时间就遭到反扑并导致失败。徐敬业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
有人说骆宾王与徐敬业同时被杀,也有人说骆宾王活了下来并且隐居灵隐寺做了和尚,并且还流传有宋之问受骆宾王提点作诗的逸闻故事。大概中国人就是这样,总不愿英雄或者传奇悄无声息地死去,或多或少都应该留下点传奇色彩,仿佛这样才能够符合传奇的身份,为人所津津乐道。
无论结局如何,骆宾王高洁的个人品格,才华横溢的诗歌辞赋,上除绮靡诗风,下开盛唐先河的文学地位,才是我们应该铭记且加以赞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