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书《全神贯注的方法》,这本书的作者是畅销书《练习的心态》作者托马斯·斯特纳,他是一位飞行员、高尔夫教练,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钢琴调音师。
比起管理我们的时间,我们现在更倾向于高效利用时间,在更短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更加心无旁骛地工作,全神贯注去做。
但是在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很少有大段大段的时间集中精力去做事。人与人的交流变得更简单,信息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总是会害怕自己错过什么重要内容。于是,我们更加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去做事。
怎样让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全神贯注,达到"忘我"的状态?
我想为大家分享书中的三个提高我们专注度的方法:意识察觉训练、从实际出发设定目标和"然后呢?"应对走神。
一、意识察觉训练
全神贯注意味着你必须清醒的活在当下,全心沉浸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中,不去想过去和未来的事,大脑处于平静的状态,这时候我们不会焦虑,会感到满足。
但是我们的大脑每一秒都会飘过几百个念头,如何能让大脑里的声音安静下来,就需要我们去训练自己的大脑,学会自己觉察自己的大脑中的想法,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
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大脑。
大脑它不喜欢活在当下,它觉得当下没什么问题,而它又总是喜欢解决问题,如果你不给它提供问题,它会自己找问题。
所以让大脑平静下来,全神贯注地做当下的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意识觉察训练,不断提高自我觉察能力,用旁观者的心态看待自己。
意识觉察训练的做法:呼吸式训练。
1、选择一把舒服的椅子,保持脊椎的竖直,不要靠到椅背上。
2、观察自己的呼吸,你的大脑有时会介入,想要控制你的呼吸,但是一定要克制,只要观察就可以了。
3、练习时间长度:对于初学者来说,上午10~15分钟,下午或者晚上再做10~15分钟。
方法很简单,前面60s你也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但是后面,就会开始走神,当你意识到自己在走神,要把意识拉回来,让大脑重归平静。
真正成功的意识觉察应该是大脑不断地走神,又不断回归平静的过程。这是你体内的观察者就会不断的成长,你的意志力也变得强大。
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两点:
1、意识察觉训练时没有终点的,任何人都不可能让大脑始终保持百分百的平静,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2、遇到自己偶尔,甚至是连续几天没有练习,没关系,千万不要评判自己,你只要告诉自己,这几天有些偏离轨迹,重新开始练习就行,没什么大不了的。
二、从实际出发设定目标
太简单或者太难的目标,都会让我们没办法专注。目标太难实现,我们人容易产生挫败感,大脑不断冒出自己做不到、自己很失败的想法,根本没办法专注于眼前的事,而且还容易放弃;目标太简单,虽然会让自己容易产生成就感,但是容易达成的目标,成就感越低,没有难度,人也很难专注于去做一件很小的事。
因此,设定目标是一门学问,总是设定不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目标,它会让我们没办法专注于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相反会阻碍我们完成目标。
从实际出发,设定合适的目标,就能用旁观者心态观察自己。这样,你不仅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进步,还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你也能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保持专注的,而不会总是想着自己距离目标还有多远。
三、“然后呢”应对走神
有90%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安心专注于眼前的事。我们总想着未来,总是渴望未来发生的事,就会感觉当下的工作是一种折磨,你要为未来某件事而付出的代价,这样的心态会极大消耗你的时间,消耗你的能量,不利于你完成当下的事。
那问题来了,当你在工作中开始幻想未来或者某件事情时,应该怎么办?
在此作者跟大家分享一个解决方案:当你发现自己有些讨厌手头的工作、开始渴望下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然后呢?”然后呢?
难道你做完手头这件事,开始下件事情,人生就会立刻变得完美吗?
你会觉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感到满足?还是会立刻开始新的一段旅程,然后并很快讨厌这段新旅程呢?
你会立刻渴望一个新目标,从而变得焦虑,希望赶紧完成手头的工作吗?
“然后呢?”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它会提醒你当你的心思不在当下,你就会错过这一刻的快乐。这样的你就不会总是有“赶紧做完这个,那样我就可以……一切都很完美了”的想法了。
总结:
今天分享了书中做到全神贯注的三种方法:用呼吸训练法提高自我察觉能力、从实际出发制定目标和用“然后呢?”应对走神。
祝愿大家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