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晨抽空赶回吴堡电信续签一份套餐合同,八点前几分钟到达,门口恰有两个熟人也在等待,一位是农电站退休职工张师傅,一位是墩头村卫生室的王医师。进入门店刚住下来,王医师就听出了张师傅呼吸中的问题:“老张啊,你有哮喘啦!”“老毛病了。”“马上要到伏天了,从交伏开始你就服用右归丸,把这个三伏天坚持下来,保证你的症状会好得多,冬病要夏治。”“我是自己不自觉,现在一天还两包烟呐。”真是个明白的糊涂人。
我也赶忙请教王医师:“王医生,我现在心脏有点问题,有阵发性房颤,有没有什么中药可以调理?”“房颤是个麻烦啊!不太好弄,中药只能辅助调理。”“是的,现在我正吃着西药呐,我也想同时用些中药,这样可能会更有效果,稳心颗粒行不行呢?”“稳心颗粒作用不大,丹参你可以试一试。”“是中成药吗?”“丹参片泡茶喝。”“这个倒挺方便的,马上我来试试看。”
前段时间有一位外乡镇的熟人曾跟我打听过一个人,也是吴堡的一位老赤脚医生,说要给他老母亲治一治腿伤,我说是有这么一个医生,看跌打损伤挺有名的。
再来说一说我个人在扬州看病的一些经历吧。
去年五月里,我无意间发现左耳廓上鼓起了一个小疙瘩,起初我并没有十分在意,以为几天就会消退了的,没曾想它不消反大,我赶忙到小区门口的诊所看医生,诊所医生倒挺实在的:“这个问题你要到大医院看一看,虽然外表上看不红不肿,你又不疼不痒,但难保内部没有炎症,我们这里没有这方面的设备,你去大医院,挂喉耳科。”
我依言去了大医院,挂了喉耳科,是个年轻的医生,这位医生还算较负责,他看了看我的耳朵:“已经钙化了,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吧。”一边说着一边在电脑上打着病历,接着想了一想又说:“先吃点抗生素吧,头孢克肟,可能有点炎症,如果消了就行,如果还变大你就再来。”
吃了一周的头孢,仍不见疙瘩消退,似乎还有点变大,我就又去了这家大医院,这次遇到的还是一个年轻的医生,不过不是同一个人,小医生看了一眼:“已经钙化了,没事。”
一个月后喉咙里有一小块破皮,在口腔科终于找到了这个小疙瘩的原因。看来医院科室的设置还是有科学依据的,喉耳看似不太关联,其实最为关联,我现在真想去问一问,你喉耳科医生怎么就只看耳朵不看咽喉,要不就依你设置个耳科得了,这样你就更专了。
还是中医好,中医基本都是全科的,当然不是说西医分科就完全不对,术业有专攻自然是值得提倡的,但人是一个整体,人命关天,还是专一略全为好,像这样耳不关喉是要不得的。
吴堡现在已经降级为村了,王、石两位村医也早已退休,也可能是退而不休,退而不休不是你想要做就能做的,要有名有实,还要有好生之德。说到这里我又要说一说大医院的医生了,去年冬天,我嘴角有一点泛白,有点担心是白殿风,便去看了皮肤科,这次遇到的是位中年医师,医师一看就肯定地说:“不是白殿风,搽点药膏就行了。”我一听这话挺开心的。很快医师就开好了处方,叮嘱我到新特药品处拿药。接到处方单下楼很快找到了新特药柜台,人不算多,很快轮到了我取药,一问才知道这药不仅贵而且不能走医保。处方我保存了,药没买。不过我还是要谢谢这位医生,水平挺高的。
王医师没有开处方,而且是闻声断病,不知道张师傅会不会去服用右归丸,当然他首先要做的应是果断戒烟。我的丹参茶已经喝上了,感觉效果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