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张文宏医生答记者问时说,我读的书和你们读的书不一样,我说的每一个字,你们都听得懂,但它们连成句子,你们就听不懂。这句话可以真实且准确地描述我听林小英教授的《质性研究方法》的心情。硬着头皮学习结束,头脑中还是没有捋出清晰的脉络,具体操作的流程。
最后如何提出结论就我目前的理解先简单记录,以后继续学习。首先搜集资料,资料分析自己结论形成应该三位一体同步达成,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相互割裂,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其次资料分析编码过程也是初步建立一个个小的结论的过程,编码注意要简单,易提取,用关键词,对自己的认知要有自信,前期理论做足功课,背景知识越丰富,编码也会越顺手,觉得像我们教学中的核心概念,一级二级概念,通过大量的访谈观察等具体直观材料浓缩成理论,之中会有资料间冲突,根据自己理解需要或舍弃,或重组,或让其独立成文。
林教授多次出现编码,路径等词汇对于常年浸润在研究领域的研究者而言很容易理解,与我真的很吃力,总觉得用词实在高端,抽象,我的脑回路拐不过来。质性研究方法本身又是社会科学常用的,因而,扎实的自我研究领域的理论素养,持续的质性研究实践练习反思是逐渐驾驭其的不二法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