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三四〇:见不透时,实行就是了

《传习录》三四〇:见不透时,实行就是了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4-06-02 16:03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三四〇:见不透时,实行就是了

    又曰:“此道至简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孔子曰:‘其如示诸掌乎。’且人于掌何日不见?及至问他掌中多少文理,却便不知。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若欲得见良知,却谁能见得?”

    问曰:“此知恐是无方体的,最难捉摸。”

    先生曰:“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这段文字中引用的孔子的话出自《中庸》——“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头脑宗旨,一切郊社之礼的宗旨无外乎敬事天帝;一切宗庙祭祀的道理无外乎祭祀先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治理邦国这件事就像伸出手来观察自己的手掌一样简便易行。同样的道理,王阳明所讲的“致良知”之道也有一个头脑宗旨,这个头脑宗旨便是学做人——学为圣贤。在这个方向上看“致良知”,体会“致良知”之学的“至简至易”与“至精至微”——“其如示诸掌乎”。

    “方体”二字出自《周易·系辞上》——“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所以用神是没有特定的方向,用《易》也没有固定的框框。关于“神”,孟子讲“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知之谓神”。神是“圣”的不可知状态,它怎么可能会有特定的方向呢?《易》的一个关键便是“变易”,其中的虚实转换、阴阳转换,常常是伴随环境、时空、人的观念变化而变化的,这个变化本身像“神”一样,有不可知的方向,怎么可能会遵循僵化、固定的框框呢?

    末尾一段中引用的话出自《周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意思是说,《易》之成书之后,违背“易”理还不算太离谱,从《易》之书多少还是能够体会、推演出“易”之理的。学者要注意的是“易”表现为变动不已,以“易”的象而言,六个爻位的流动变化,或上或下,或阴或阳,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只有顺应、觉知它的变化,才能加以运用。

    阳明先生所讲的“致良知”之道,何尝不是如此呢?人须臾间能生八万四千念,每一个念头,都意味着一种变化。“致良知”之道的变易与《易》本身的流动变化一般无二。

    如果人心是天地万物的心,能够与天地鬼神万物之间充斥流通的所谓“天理”相对应起来的,除了人心的“良知”,还能有什么?正因为如此,王阳明才讲“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毕竟,人此生的意义无外乎“为天地立心”。

    阳明先生又说:“‘致良知’之道极其简便易行,也极其精细微妙。孔子讲:‘其如示诸掌乎’——道的简便易行就像伸出手来观察自己的手掌一样。人哪一天不曾看到过自己的手掌?但是你问他手掌上有多少纹理,他却是不知道的。就如同我说的‘良知’二字,一讲就能明白,谁会连这个也无法觉知呢?但如果要他真正觉见并且使之‘明’出来,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呢?”

    有人问:“‘良知’恐怕是没有方向、无有形体的,所以才最难捉摸。”

    先生说:“‘良知’就如《易》理所讲,‘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这‘良知’哪里是人能主观轻易捉摸得透的?真正能把这‘良知’觉见到透彻明白程度的便是圣人了。”

    对于“良知”的觉知天赋,《中庸》中将其分为三类,分别是“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不同的天赋,决定了觉知“良知”的不同态度,分别是“生知安行”“学之利行”和“困知勉强行”。无论天赋达到哪个层面,只要觉知了,就都是在学做人。无论哪种态度,只要成功了,便都是“致良知”。

    觉知“良知”有不同的天赋,“致良知”也有不同的态度。于个体的人而言,总有一款适合你。于群体的人而言,只有一个大体的方向——学为圣贤。

    见不透时,实行就是了。实行着,实行着,就见得透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三四〇:见不透时,实行就是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ls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