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
——《传习录》
庄子在人间世中有一句“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救”,表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意思,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专一而为,若是不是这样做,终究会迷失方向,终究无所成。
先从孔子删述六经开始,孔子删六经为不得已而为之。自从伏羲画卦开始,到周文王,在这中间出现了比如连山、归藏等数之不尽,如此所纷纷扰扰的东西使得易道大乱。孔子看到天下好文之风越来越严重,于是推崇周文王的学说,并广而教人,这样以来,其他类别的学说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我们现在的《毛诗》本有数千首之多,孔子见这些诗文淫荡之词众多,在背后传达的价值观更是太杂太乱,孔子于是将那些不正之辞删除,按现在的说法保留一些内容积极向上,宣传美好生活的东西。至于春秋,孔子的做法也是将一些繁文去除,一些明确的善恶判断。按现在的说法这一做法无法就是统一思想。历史告诉我们,想法越是多的时代,社会越是混乱,思想越是统一的时代,前进的步伐越是快。春秋战国、五代十国等乱世思想家辈出。秦帝国、汉盛世哪个强盛的朝代不是在思想的统一前提下发展壮大(当然如果当权者选择不对,造成方向性错误,走得越快,死得越早)。
我想我们要对一个事实有清晰的确认,那就是事情是做出来的,不是讲出来。过多的讨论带来的是更多的争吵,每个人的躬行的才能推动国家、企业、个人的进步。从我们个人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在关注自己的发展,我们主要要关注每个时间段在做什么,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为了什么,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新的进步。对这两个是事情有了清晰的认识,我想是比较容易看到我们个人是否走在前行的路上。例如:我们从事某一个工作,虽十年如一日但是十年后所做的事情与十年前的想法做法没有太大的差别,我们很容易看出来我们一直活在了十年前,时间见证的只是我们身体的衰老。若是通过十年的累积,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有了积累,有了对一件事情有见地的看法,如果我们我们可以说10年后就是10年后,时光给于我们经历的同时也积累了智慧。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亦然。
一个团队里面,我们需要有思考的人,但是更多是需要去躬行的人。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各自安其位,各谋其职,专一的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把舵的人要多多学习,修心养性,保持平和的心态,拓展专业视野,协调好人际关系。做事的人天天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做得更好, 做出效果,做出成绩。秉承这样的原则的队伍,必然有前进是稳健的。相反,必定是乱七八糟,稀里糊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