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下》第241条
一友静坐有见,驰问先生。
答曰:“吾昔居滁时,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或务为玄解妙觉,动人听闻。故迩来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练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学问头脑。我这个话头,自滁州到今,亦较过几番,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医经折肱,方能察人病理。
有一个同学在静坐中有所领悟,急忙跑道老师那里去求证。
王阳明说,我过去在滁州的事后,看到不少门人治学时只求文字上的异同,没什么收获,就教大家静坐。
据王阳明年谱记载,王阳明在正德7年年被排挤出北京吏部,明升暗降任职南京太仆寺,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赴任便道归省,至滁州,督马政。日与门人游,新旧学生集会于滁,教人静坐入道之方。
门人在静坐中马上就有所领悟,短期来看收获不错,但渐渐地有人就喜欢静坐,而厌恶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流于佛家的枯槁之蔽。有门人甚至专心于追求那种顿悟的神妙感觉,并夸耀于同门。
所以,王阳明说,进来只讲“致良知”。懂得良知之学,不管你静坐体悟也好,还是事上磨炼也好,良知的本体本来就是无动无静的,这便是治学的关键。
王阳明说,“致良知”这个秘诀要领,从居滁州到现在,自己在实践中经过多次思索验证,发现治学之道只有用“致良知”三个字来概括才没有毛病。医生只有多次经历过骨折的病例,才能了解骨骼的病理。
《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孔丛子.嘉言第一》:“夫三折肱为良医,梁丘子遇虺(huī)毒而获瘳,诸有与之同疾者,必问所以已之之方焉。”比喻对某种事情有丰富的阅历,自然造诣精深。
正德十六年(1521年),辛巳,五月,王阳明集门人于白鹿洞,六月升南京兵部尚书,九月归余姚,封新建伯。揭致良知之教。
根据传习录的这段记载可知,阳明心学最后只有三个字“致良知”,通常我们说的十个字其实不是很确切。王阳明最先在龙场提出“心即理”,后来在江西提出“知行合一”,最后提出“致良知”,他们不是并列的,而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