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因为升职为中层,公司发给他10本经管类的书,要求他每月读完2本并写读后感。这一个月过去了,我问老公你的书读得怎么样了?他一拍大腿说:哎呀,我还没读,哪有时间!
我说:“你哪是没时间读啊,早上一睁眼就开始刷手机,你为什么不利用这些时间来读书呢?”
老公说:“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再说早上就这么一点点时间才能读多少啊,你这前不是说过,读书是需要利用整块时间去做的事情吗?我也没办法。”
这一幕是不是像极了我们不想做某事时的拖词?我没有选择,因为没有时间、没有钱、时机不成熟......其实所谓的“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人们之所以爱把不去做一件事的原因归结为"我没有选择",一是因为他们总是想把不做这件事的原因归结到外部原因,从而降低自己内心的压力;二是因为他们总想把事情做得尽可能“完美”,他们总觉得没有准备好,也就一直无法开始。
其实想改变这种情况非常简单:
1.利用“微习惯”和“小步子原理”,先将任务启动,但不强制要求完成的量,养成每天都去做的习惯,此阶段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2.养育一个“环境场”,寻找或是营造一个适合做这件事的环境及空间,养成在这个空间里的做固定事的习惯,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进而又会巩固习惯的行为。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成为完成某事的专属场所。
3.不要责备那个承担着改变任务的自己,要给自己正向的激励,即使完成一个再微小的任务,也要体会完成它之后的成就感,增强自我效能。
所以,我决定针对老公读书的问题,我建议了采购以下方法:
1.每天只读1-2页
2.每天晚上8:30,家里所有成员都找到自己的一个固定位置读书,每天读30分钟,此规定雷打不动,每天进行。
3.给自己设置奖励,如果一个月读完规定的数量,就可以给自己物质奖励。
此方案明天开始实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