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春天,却独爱秋天。
一到秋天,所有夏天的狂躁就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慢节奏的愉悦,连细胞都在为秋天跳舞。
国庆长假后,今天第一天送儿子去上幼儿园,小宝贝显然是一天天长大的,给他骑自己的小单车,轻松自然驾驭着单车的小背影,常常让我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他已经四五岁了,实际上,他还是个三岁不到的小宝宝,有一回一手拿着块画板,单手骑车的背影,仿佛看到他长大后的样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3243476/d02b8f298e4c8d23.jpg)
早上的空气很清爽、稍稍有些干燥,在家吃过早餐后,8:30陪小家伙出门,太阳显得很友善,明媚、温和,感受得到它的存在,却毫无违和感,不带给人一丝困扰,更不会汗流浃背,这就是秋天最让人喜爱之处。
小家伙很懂事,也很倔强,脸皮薄,当他做错事直接反对他,那就是硬碰硬的冲突,适得其反,我也渐渐掌握和他沟通的规律,适时和他硬碰硬,偶尔让他受受挫折,多数时候,还是以正面引导鼓励为主。比如当他吃完饭把勺子往地上扔的时候,如果我立刻批评他,他是完全不会理会的,并且更和我对着干,如果过于强势和坚定,那就是一场大哭,不想起冲突,又想他改正错误,就必须换种方式。
通常出现这种情况,我会快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颜悦色的说“宝贝是乖宝宝对吗?你知道吃完饭应该把勺子和碗放哪里的,请宝贝把碗和勺子放到厨房里去,好吗?”小家伙会看看我,思考那么一秒钟,爽快的说“好吧”,然后屁颠屁颠的把碗和地上的勺子捡起来,一同放进厨房里,出来之后就会乐呵呵的等着我给他一个肯定。当然,有时候也没那么顺利,需要反复鼓励几次才凑效,不管怎么说,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了。
小区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的花花草草,颇有几分鸟语花香虫鸣的景象,闹中取静,甜美安逸,这就是两年多前第一回走进来就被这里吸引的原因。
小朋友一点都不像我小时候,第一次去幼儿园就喜欢上幼儿园。在此之前,上了一年的早教托管班,我以为上幼儿园可能需要适应一阵子,没想到一去就喜欢上了。不到三岁的他,真的有很多让我暗自欢喜的好习惯,比如,每天的固定动作,就是常常拿出几本书,要我给他讲,一开始,我会照着书讲,逐渐的,我会反问他,让他说说他看到了什么,引导他自己去讲,他在书本里发现了很多新奇、好玩的,乐趣无穷的东西,这点很重要。出去玩时,还要带上几本书,有时候也会自己拿出书安安静静的自己看,这些小细节,都让妈妈不操心你以后的学习。
现在的孩子们都很聪明,记性好、接触的事物丰富,引导的好,他们一定会比我们这一代更有智慧、更有创造力,更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有时候,我和先生忍不住拌嘴,过后都会检讨,感到特别愧疚,希望尽量给他更好的家庭氛围,给他更好的成长环境。双方都是有主见的人,往往一言不合,就各持己见,我也在不断的反省和打磨自己的个性,让自己更顺遂一些。
一想到二十年后的社会,我常常为儿子捏一把汗。毫无疑问的,我们这一代人虽然压力大,高竞争压力、购房压力、儿女的教育医疗压力,但还是有很多就业机会,未来的他们,将要面临疾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基础工作已经不复存在,简单重复的工作机器人完全可以替代人工,他们的就业机会在哪里?他们如何创造财富?以什么样的方式立足于社会?以我目前的智商和眼界,真的看不懂,就像二十年前的我,也看不到手机的发展一样。对于二十年后的我们和他们,将是何等的境遇,我是迷茫的,如今能做的,就是过好当下。给他更多有质量的陪伴,帮助他养成更好的习惯,学习、生活、个性、体格,打好基础,即便未来瞬息万变,也能够见招拆招。
过去的两个月,我尝试离开我的创业公司,重新回到职场,在一家成人英语培训机构当校长,我喜欢工作时的自己,上班的时候我全情的投入,并且在工作中为公司解决的问题找到一些成就感,自己多年来的行业工作经验和个性中的坦诚,对人对事的真挚,面对各种客诉和人员的协调处理,发挥起来游刃有余,也常常工作起来就忘了下班时间,早早去上班,很晚才回家,时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然而回家后,面对因长时间见不到妈妈而情绪不佳,身体出现各种过敏症状的儿子,感到失落和纠结,最后在繁忙的工作和儿子之间,我还是选择了给儿子多一些陪伴。
![](https://img.haomeiwen.com/i3243476/e1e493095704f8e2.jpg)
孟子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人生阅历越丰富,就越能体会他老人家的智慧。十多年前,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就开始伴随着我,在困难和逆境中,给我心灵的支持和养分,时至今日,我慢慢的理解了孔孟思想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和西方的黄金分割点、黄金中道哲理不谋而合。伟人终究是伟人,他们的思想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毕竟有他们超脱的理由。而作为凡人的我,走在人生的旅途中,在他们的伟大哲思面前,不断的印证着他们的伟大。
30而立、40而不惑,这几年,我都在不断的思考,自己做的每一个决定和每一件事,我开始不断的反思,离不惑之年越来越近了,不好意思的说,我还是颇为困惑的,希望每隔一段时间能有一个阶段性的梳理,逐渐看清楚人生这张蓝图,梳理出一些章法,能在不惑之年真的做到不惑。
每一年的秋天,我都习惯性的做些文字记录,当初开始进行文字性记录的初心,就是想着不管过去多少年,当我的子孙后代想了解他们的奶奶、太奶奶、太太奶奶时,他们只需要翻开我的日记空间,就可以走进我的内心,和我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并且,通过我的文字记录,了解我的时代,这在我看来,很有意思。
希望这样的记录能够把周期尽可能的缩短,变成每一个季度或者每一个月都进行一次思想的梳理,最后,能够编成一部凡人日记,作为家族历史的一部分,我的儿子和子子孙孙(如果有的话),他们可以从他们的爸爸(爷爷,我先生)的油画作品和艺术装置中,看到这个时代的风景,又可以从我的日记里感受这个时代的人文、思想,这一切将让未来的这些孩子们有不一样的收获,不是吗?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做到留给子孙更多的物质财富,那就多留一些精神财富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3243476/47243cafb022c4cd.jpg)
嗯,思想飞的有点远了,就像我开头就说了,秋天就是细胞都想唱歌、跳舞的季节。于是,脑细胞更放松,坐着时光穿梭机直接就飞到未来了。
这是充满诗意的季节,这个宇宙让人们在进入严酷的寒冬前,享受一个短暂而美妙的时光,那就是秋天。这让我想到了一副油画“最后的晚餐”,这个世界总是周而复始的上演着这样有趣的故事。炎热的夏天之后,秋高气爽让人们感受幸福的最高点,之后就让你跌进谷底,用冰雪覆盖一切生命,然后再给你一个冰雪融化的春天,大自然就是如此的神秘和美妙。
沐浴着暖阳,配上一本好书和一杯清茶,时间慢慢从指尖溜走,请把指缝夹得更紧一些,让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流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