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教养的迷思》有感

听《教养的迷思》有感

作者: Verara | 来源:发表于2018-06-20 13:23 被阅读0次

    现在的书都是用听的了,除了孩子的书之外自己基本上很少好好地看书。听书适合我这种需要尽快理清作者思路主线,充分提高时间效率的人。另一方面,当然也会丧失很多阅读的乐趣。此方面暂且不提。

    今天听的《教养的迷思》是美国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的名作。听题目还以为又是传统的说教,没想到居然是反其道而行。哈里斯在书中对传统的“教养假设”发起了冲击,她认为家长对孩子的人格不会产生持久的影响。尤其在孩子社会化这一面,家长的影响微乎其微。咋一听,感觉这家伙真是离经叛道啊!我一直是自诩对家庭教育极其重视的人,所以这样“叛逆”的观点一来,立刻就吸引了我的神经,想听听她凭什么竟敢这么说。

     简单来说,作者的观点认为:

     一、 父母的教养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因为同一家庭养出不同个性和行为孩子的例子比比皆是。另纵观历史上长河,以前的孩子并不像现在的孩子那样与父母有大量的相处时间,但他们长大后像父母的机率却很大。

     二、 当代主流的育儿观念其实是一个非常新的观点,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其出现和流行只是顺应了70年代父母希望以更加自然的方式抚养孩子的心态。而主流的“教养假设”理论让现在的父母非常焦虑,这是明显的坏处。

    三、 群体(同龄、同性别群体)对孩子的影响大于父母的教养。另外,基因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四、 因此,父母的作用主要有两点:1、为孩子提供知识和训练,帮助孩子应付外面的世界。2、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同辈群体。

     撇开其他不谈,说实在的,作者的一些观点确实对我产生了冲击。尤其是想到我和哥哥同出一门,长大后却迥然不同;想到了妞出生以来自己的焦虑以及了解到这种焦虑的普遍性;想到了全世界学区房的异常火爆;想到了妞在家和在外的不同表现……

    其实,最让我触动的还是解说者的最后一句话,“说到底,我们并不拥有孩子,我们真正拥有的只有自己”。这句话我以前也看过,但在本书作者的分析之后再听,感受却是如此不同。

    说一下自己的理解。作者哈里斯并不是想否定父母的作用,只是对如今市面上过于强调“父母教养”和父母作用的育儿理论的矫枉过正。父母的作用肯定是无可替代的,对孩子的影响也肯定很大。但是,过于放大这一点,却容易导致我们忽视孩子和我们一样是社会的人,最终孩子是在社会中生存,而不仅仅是在原生家庭中。事实上,如果我们去考虑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抛开父母对子女基本生存(衣食住行)的保障,我们可以把家庭当成是一个迷你的小社会,一个孩子还未准备好独自面对外面的社会之前的演习场。在孩子还比较弱小的时候(比如6岁之前),基本生存的需求比例大一些。但当孩子渐渐长大,他/她更向往的是能够融入社会,在社会中得到肯定,并最终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相匹配的成就。这种成就感比在家里获得父母的肯定绝对是要大得多的。

    目前市面上充斥着原生家庭理论,认为人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大部分人在后来性格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在原生家庭问题中找到。对这种观点,我一直持有谨慎的态度。反例其实有很多,看一下那些成功人士就知道,他们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而很多父母家庭背景不错的人,最后反而沦为路人。关于原生家庭,我的想法是,家庭的氛围、习惯、风格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但这些影响最终对这个人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它还取决于孩子长大过程中通过与社会互动形成的三观和其他一些无法用言语阐明的因素。从某种方面来说,这更像是一个化学反应。就好像,你瓶子里原来有一些试剂,后来你又加入一些其他成分的试剂,那么最后瓶子里会生成什么呢?就要看两者之间的化学反应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由于之前瓶子里放什么试剂基本上你是无法决定的,能改变的只有后面那个试剂,所以后面加入的那个试剂貌似对于结果有着更加主动和积极的作用。

     举个例子,大学时我们级有两个贫困学生,家境都很贫寒,靠着学校补助生活。大一的时候两个人区别不大。但其中一个在学校里一直带着自卑感默默无闻,毕业后杳无音讯,再也不和同学们往来。另一个为了赚取生活费什么摆摊、卖化妆品、甚至兜售女生卫生用品都做过,毕业时已经自给自足,后来还做了某知名化妆品公司的代理,生意风生水起。这里不排除有天生性格上的区别,但是不是后者在学校里由于某种机缘,改变了她的三观,因此先天贫穷的原生家庭反而成为了她前进的动力,开挂了人生?

    说了这么多,回到本书上来,它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了。在育儿的路上真的需要这样看似反主流的观点,给大家醒醒脑。即便是言语表述上偏激一些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它提醒我们,不要单环思考,而是把育儿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做父母能做的事情很多,却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可以做到不局限于孩子目前阶段,而是把眼光放大,想一下孩子10年、20年之后会需要什么能力?就会比较清楚我们现在该做什么,从而减少大部分育儿路上无谓的焦虑。

 

2018年6月20日

相关文章

  • 听《教养的迷思》有感

    现在的书都是用听的了,除了孩子的书之外自己基本上很少好好地看书。听书适合我这种需要尽快理清作者思路主线,充分提高...

  • 《何帆的读书俱乐部》笔记05家庭关系——W11教养的迷思——《教

    《何帆的读书俱乐部》笔记05家庭关系——W11教养的迷思——《教养的迷思》 一、摘抄总结 教养的迷思1:家庭环境对...

  • 迷思迷思——教养的迷思

    我最近陷入了深深的迷思。本来吧,孩子就教育的很失败,在佛系老母亲和狼妈虎妈理念上经常纠结,最近又读了《教养的迷思》...

  • 教养迷思

    观大熊猫,看教养迷思感受 今天带娃去科技馆,顺便看了一部关于熊猫的纪录片:大熊猫终将回到大山深处,从闪烁的镁光灯下...

  • 教养的迷思

    《教养的迷思》,这是何帆老师最近在读书俱乐部讲解的一本书,让我对“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前段时...

  • 教养的迷思

    何帆老师的这一期专门讲的是教养的话题,首先他提出:教养假设是错的,即家长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成长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不正...

  • 教养的迷思

    得到APP《何帆读书俱乐部》专栏前几周的书单中推荐了《教养的迷思》做为精读书。当时听到何帆老师介绍这本书的主要思想...

  • 教养的迷思

    我们不要期待改变自己的孩子。孩子跟父母也是朋友的关系。父母不可能赐予孩子在社会上的自尊和地位。你不能指望通过给予孩...

  • 教养的迷思

    关于孩子的教育,是每个父母都仔细思考的问题。但父母到底对孩子在多大的程度上有影响呢?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 教养的迷思

    最近brandpeng游戏上瘾,还做出了恶劣的行为,真是悲伤到极点。 是谁说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是谁说的孩子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教养的迷思》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nt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