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是个不上不下的年纪,是个本该而立的年纪,却也是个焦虑的年纪。
焦虑的状态像吐不出的痰,像挤在牙缝抠不出菜叶,像穿上新买的潮鞋却走在雨天的路上。焦虑来自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想的多而能做的少;来自自己眼中别人的样子,总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好。
想想很奇怪,小的时候,家长老师都在教我们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要跟班级、年级、别人家的好孩子比。于是,那时的我们看到的是,小明考了第一;小红当了学生会主席。多少个四季更迭,我们走到现在,看到了小明创业成功了,冲上了各种新闻媒体头条;看到小红买车买房,似乎每一步都比你快一步。而这个时候,社会却在告诉我们,你已经很厉害了,月薪3W,你已经超过了全国99%的人了。家长也开始一改口风,别太累了,注意身体,钱够用就行。是谁变了?
有些人想明白了,他们是“小明”,他们为那些跟自己比的人炮制着鸡汤、成功学、励志学,他们的话像圣经一样鞭笞着那些人。有些人也想明白了,他们是“小红”,他们满足于自己安稳的生活,可能富裕或不富裕,可能充实或枯燥,但即便平凡但他们乐在其中。还有些人想不明白,他们像我,追不上“小明”,却又不想当“小红”。他们时而充满能量,时而颓废懒惰,而更多的时间是在“小明”和“小红”的十字路口,焦虑该往哪走。
也许焦虑是一件好事,好在他能说明我们是想变成小明的,只是一些阻碍挡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开始觉得变成小红也不错,如果说终点都是享受生活的话,当小红似乎可以更快实现我们的目标。也许说到这,你也发现,我们逐渐习惯的用性价比来衡量我们的人生。任何事我们都想做个大杠杆,想买个99元减肥课就减肥成功,想做一个产品就天下闻名。而后,我们的目标从减肥成功、天下闻名变成了找个99元减肥课,找个地方当产品经理。结局大家都懂。
让我们再整理下,我们怎么就焦虑起来了
焦虑路线看起来,问题是出在了目标上,一个错误的目标导致我们即便达成了也会出现焦虑的心态。而我们之所以会制定这些奇怪目标,源头是我们性价比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也是几乎这个年纪所有人都必经的,买房,结婚,生子,升职这些东西无一不在催着我们快点,再快点,再不买房就买不起了,再不结婚就找不到合适的人了,再不升职就只能当基层了等等。所以我们想快点,想尽快的证明自己。那些一夜暴富,一播成名的人,炫耀着法拉利的钥匙,奢侈的豪宅,好像也在催着你快点,再快点,我都已经在终点吃肉喝汤了,你怎么还没到呢?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尝试换个思维,让自己慢下来,回到自己的轨道上,没有人定义买房的年龄,成功的年龄。读书的时候可以12年趴在书桌前,再把自己释放在大学的校园里,现在更成熟的我们,为什么连坐下来看一天书的耐心都没有了。为了模糊的性价比,鲁莽的闯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期待有所收获,再碰壁放弃,这样的尝试我们可以停一停了。
慢下来,找到自己的节奏,把目标放到如何让自己的棱角更明显,如何让自己的知识更有效。要训练的是,抵抗这花花世界的诱惑,忍受在终点到来前的寂寞。
我并不知道怎样才能彻底摆脱焦虑,也许焦虑就是这个年纪的产物,学会跟焦虑相处才是正确的思路。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真的慢下来,真的不被诱惑打扰,但我想至少有这么篇思考可以把迷路的我,也许还有你,带回我们本该坚持的正路上。
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诸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