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去旅行吗?
你想去哪里旅行?
海岛、高山、异域、他国…或者仅仅隔壁村也可以呢?
你要的旅行,是不是就是你想要的、与当下现实不一样的场景、方式和感知。你向往的旅行,是不是其实就是你的想象?
为什么我们在计划旅行时,对要下榻的酒店比较来比较去,无论是配套、服务、卫生还是餐饮?
为什么我们会在意和挑选旅游胜地的娱乐项目?那是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吗,还是为游客特别安排的kill time项目?
为什么我们在计划旅行时,都要翻看旅游指南,寻找网红打卡点,制定旅行攻略?你会带着地图去吗?
旅行,不过是你从过厌了的地方,前往别人过厌的地方而已。当然,旅行目的地的人们,并不愿意把自己真实的日常和盘托出。你看到的听到的,通常是名胜古迹、历史故事和娱乐设施。当然,还有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名人故居……还有你要寻觅的一切。如果事与愿违,是不是就会导致你不喜欢那个地方呢?
你终于来到心仪已久的沙滩上,是不是在海边漫步仔细观察贝壳螃蟹,或者在海浪声中沉思冥想,又或者跃入海水中迎波逐浪?还是如往常一样刷刷手机打打游戏,或者还在忧郁着未了的工作或生活难题?
你在攀登高山,是一直观赏沿路的树林山谷野花蔓草、呼吸负离子沐浴在山腰薄雾寒气中,还是一路和旅伴抱怨各自的工作生活困惑或者讨论合作项目,直到山顶?
你来到目的地城市,仅仅到旅游点打卡自拍购物吃食吗,有没有坐上公交车穿梭在城市或者晃荡在大街小巷、农贸市场,看看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你真的在旅行吗?
当我们即将实施一项旅行,除了目的地的诱惑,1交通路线、2费用预算、3艰辛挑战、4旅途伴侣、5行程装备、6季节时间……哪一项是你最在意最先考虑的呢,又或者这些已在你心里有个排序?
真的有说走就走的旅行吗,这样的念想不是已经深藏在你的内心日久了吗,只不过此时此刻,啪的一声突然被燃点起来?
旅行回来,你有做笔记吗,有整理照片吗,有记录见闻吗?还是发个朋友圈办几个九宫格摄影展昭示天下就大功告成呢?
我真的很久没有旅行了。
我一边看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一边对自己发出以上问题。我以为德波顿会给出具体的指引或者秘籍。事实上,德波顿并不会帮助你得到正确的解答。在我看来,他本人并不很热衷旅行,他的旅行经验不多,他在旅行中的感受也不是很强烈很丰富,还时不时透露自己在旅行中的“不专注”--情绪飘忽不定、思考账单是否能承受、因为惰性而懒得下床…甚至和旅伴斗嘴。
可是,这个博览群书的英伦才子作家,勇于研究旅行的意义,把自己旅行的心境,透过洪堡、福楼拜、华兹华斯等杰出“向导”的旅行成果和心得,进行比对、体验、学习,感悟并升华出关于旅行的智慧与机智。德波顿所探讨的旅程,不在评判、宣扬风景名胜、历史人文、旅行攻略,却是在拷问人的内心。他写道:
“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进中的飞机、轮船和火车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我们眼前的景观同我们脑子里可能产生的想法之间几乎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联: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陌生的所在。”
德波顿把目光投向机场、飞机、火车、加油站,这些旅行中的特定场所,这些前往目的地的交通前奏、中转和中途,通过爱德华•霍珀以孤独为主题的多副油画切入,揭示“我们可能不太感觉到那种在偏僻的公共场所油然而生的孤独和疏离感,反倒重新发现一种同周围人群的强烈认同。”
德波顿还大胆揭示,到达目的地后环境与气候的变迁,对实地旅行和期待中的旅行的差异给我们带来如何的感受和影响。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旅行呢?深究动机,异国风情是最大的诱因。对欧洲人来说,东方散发着诱惑和魅力,成为众多人魂萦梦绕的地方。雨果、毛姆、黑塞、福楼拜都有各具特色的东方游记。德波顿写道,就福楼拜而言,对东方的凝视能帮助他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解脱出来,暂时将那种富足却委琐的生活以及世俗的思维定势抛于脑后。我们在异域关注和追慕的细节,既新奇又对口味,看起来仿佛更符合我们的个性。我们在异域发现的异国情调可能就是我们在本国求而不得的东西。
当然,好奇心是另一种令人神魂颠倒的诱因。德国探险家洪堡在南美洲的五年旅程,对地质学、气候学、地磁学、生态学缔造的成就表明,“对于任何旅人来说,一个为求得真知而进行的旅程,远比一个四处观光之旅得到更多好处。” 可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在短促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在高评分的名胜古迹间穿梭而目不暇给如水过鸭背,旅游因为表面的地理逻辑扭曲或者淹没了我们的好奇心。
甚至,“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 我要加一句的就是:更造成走马观花,收获如昙花一现。
阅读的乐趣在于心领神会,“我们因一些风景而引发的情思,很少能用三言两语就形容出来:好比在初秋的黄昏看着天色渐所暗去,或者在一片空旷的平地上看到一池静谧的湖水,我们往在要用一大堆拗口的词藻来描绘我们的情感。” 想起我们中国诗词的妙用,当你看到美的时候,如果你熟习名诗妙句,就会懂得冲口而出,秀上两句,言之有物,咏物明志,而不是简单的“啊,好美啊……(词穷)”。德波顿想到的一个词则是“壮阔”,他引用约瑟•艾迪生在《论想象的愉悦》一文中的话,面对“一片广阔郊野、广垠荒芜的大沙漠、悬崖峭壁和浩瀚江河”,总会感觉到一种“美好的宁静和惊异”。又,希尔德布兰•雅各布也在《壮阔之观如何提升心灵》一文中,列出了能够引发这种感受的景致包括:大海(不论平静还是波涛汹涌)、落日、悬崖、洞窟和瑞士的高山。这些壮阔的景色,就单单图片而言,就能引发旅人纷纷前去探秘。“人在壮阔景观面前,就像迟来的尘埃……壮阔之地具体表现了人类意志所不能左右的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会受到精美画册里的图片或名人画作的吸引,踏上寻觅之旅。可是,到达实地难免会大失所望。以梵高的画作做例子,德波顿指出,每一副作品都代表一种选择,画家从真实世界中选取他认为突出的特质来表现;没有一副绘画作品可以捕捉整个世界。我们欣赏的能力可以从艺术转向现实世界,我们会发现,最初画布上的图景让我们感到愉悦,而后我们在画作所描绘的那个地方喜欢上它们。我认为,对摄影作品的热爱,也可以如此。
从对美的吸引,到与美邂逅的那一刻,再到永恒地拥有美(将美占为己有并使之成为自己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德波顿引用了罗斯金关于如何拥有美景的五条结论,而最终指向:正确地拥有美,就是通过理解美,通过使我们敏感于那些促成美的因素(心理上的和视觉上的)而达到对美的拥有,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尝试通过书写或绘画来描绘美丽的地方,而不考虑我们是否具有这样的才华。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就会教会我们去观察,不是走马观花地看,而是认真地关注。这样做的好处在哪里?就是可以对某些风景和建筑吸引我们的深层原因有一种清醒的了解,为我们的品味找到解释:我们培养了一种对美和丑进行判断的“审美能力”。作者按照罗斯金的指引,对触动自己的美丽景色开始语言描画、对过去未曾留意而有感于梵高作品的橡树进行素描,开启了解痛苦(我们先前对事物真实面目的了解是多么无知啊)、探寻美的根源的崭新旅行。
余秋雨在推荐序中指出,《旅行的艺术》展示了一种有关生命和环境厮磨的精神层面,因此也让我们看到了旅行的至高等级--只有包含着理性支配和积极生活的态度,旅行本身才能抵达完满。
在即将结束的书本中,我看到“感受力”三个字。德波顿在德•梅伊斯特的作品(《我的卧室之旅》、《卧室夜游》)中体察到一种深厚而具有暗示性的洞察力:即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德波顿写到:“那么,什么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许是它最主要的特征。”
德波顿关于旅行的艺术可能只代表人们部分维度的旅行体验,是否需要升华因人而异。对旅行的研究能引发一些思考,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正如使用左脑右脑的转换一样,锻炼我们的心智和见识,而感知的摄入需要亲身体验才能产生恒久的感受力,滋养我们的身心。花费了金钱、时间、精力、感情而出走的每一次旅行,都是我们不可多得、难以复制的人生经历。
即使疫情却步,也无法阻挡我们不羁的心。探究旅行在我们人生中的意义,读懂我们的内心,待疫情过后,重新出发!
真的,我还有好些儿旅行计划还没实施呢~
PS
我想到远方去。我想独自偷欢。
我想徜徉在陌生的异域街头,东看看西看看,这也尝尝那也试试。
我想站在田野里,清幽的薄雾在我眼前升起,一会儿又全部消散,远处的山麓整个的跳将出来。
我想爬上山头,在这个山头遥望另一个山头。一路上有溪涧流水,在有青苔的石头上跳跃翻越,或者出现些小动物,在树丛中若隐若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