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村风情
家庭谷仓变迁记

家庭谷仓变迁记

作者: 桐州一皓 | 来源:发表于2020-04-12 21:50 被阅读0次

家庭粮仓的真正出现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分田到户以后。记得有人给孩子取的小名就叫“到户”的,随意取的一个名字却有着一种很普通的纪念意义。

在这之前我没有什么记忆,大集体时期,应该没有家庭粮仓这个概念。

土地分到了个人家里,家庭多少有了点余粮,人口多的人家在家里的某个角落,盖个粮仓就是第一要务。

我们这里的粮仓储存的是稻谷,砌粮仓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鼠害,好不容易收进家里的粮食不能被它给祸害了。那些年在交完公粮后,每家也剩不了多少余粮,能够维持到新粮上市就很不错了。有的人家等不到那个时候,还得去亲戚家借点粮食渡过这段时光。

有种说法是新米不能马上就吃,得在家里放上几天时间,口感才会稍好一些,家里已经断粮的人哪顾得了这些,味道不好又怎么样,总比饿着肚子要好。

不管剩多少粮食,粮仓还是要砌的。粮食装不满,能当粮食吃的需要保管的一些杂粮也就势放进了粮仓,裸露的麻袋随意放在屋内容易被老鼠咬坏,防不胜防。

那时已经有红砖窑厂了,砌仓的材料必须用到红砖。如果用土墼(熟的土坯)来砌的话,老鼠的尖牙利嘴会慢慢销蚀掉看起来很厚重的土墼,从而得以钻进谷仓底部,慢慢品尝着用它的辛苦换来的美食,给人留下的是一堆被剥掉米粒的稻壳。

砌粮仓是要请师傅的,底部用砖立着间隔一块砖的距离摆放,当作谷仓底部的透气用。否则密闭的空间容易变潮湿,会影响到粮食的保管。

仓底内部的砖块是呈扁平状摆放的,用水泥勾好砖缝。有个说法是不能用水泥砂浆满抹,因为水泥是咸性的,会使粮食腐坏。

红砖加水泥的结构,老鼠在地底拼命的打洞也不能咬破那层坚硬的水泥和砖块,始终不能进到仓里,而粮食发出的特有的香味却在诱惑着它们的味蕾。

于是它们开始上蹿下跳,漆黑的夜晚,猛然一开灯,会看到老鼠在仓的周围四散逃窜的声影,这些贼心不死的坏种在打着新的注意,琢磨着新招想再次进入粮仓。

粮仓的顶部是较粗的木棍或是别的坚实材料做的支架,跟仓底一样铺上红砖,上面糊上水泥砂浆,同样是坚硬无比,人在上面行走一般都没问题。

那些四处逃窜的身影瞄准的是粮仓最脆弱的部位——仓门。

通常,仓门是木匠制作的成品,砌仓时安装上去,仓门板是有标记的无缝衔接,顺序不能乱放,否则会影响仓门的密闭性。

扁平的小老鼠会缩骨术,一点缝隙就能钻进去,优哉游哉的在里面吃喝拉撒,等你下次打开仓门往出搬稻的时候,它会快速的逃窜出来,瞬间跑得无影无踪,留下的是一堆带有一股骚味的空稻壳和表面一层黑色的哪儿都是的老鼠屎。

仓门虽然密封,也偶尔会有被老鼠攻破的时候,它会寻找到某个有利于它动作的位置,用数个夜晚无声无息地慢慢啃噬仓门上的某个固定部位。老鼠的执着也是让人佩服,仓门外边一般是不容易被它落脚的,也不知它们怎么就能做到了。

咬破的仓门很快就会被发现的,只是那只老鼠吃饱了又原路返回了,不知所踪。主人只能在木板外面钉上一层薄铁皮,这就是有时候看见人家的仓门上会包上一层铁皮的原因,一般都是在仓门的最上面或是最下面那块木板上。

砖仓盛行多年后,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铁皮仓,大的铁皮仓能装一千多斤,是一层层的厚铁皮叠加起来的,有个圆形的尖顶盖,下边有个开关能自如的取出稻谷,方便且防老鼠。

现在的农村家庭,有粮仓的已经不多了,土地都是种田大户在种,吃的米都是在街上买的,储藏粮食的工具是传统的米缸。

相关文章

  • 家庭谷仓变迁记

    家庭粮仓的真正出现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分田到户以后。记得有人给孩子取的小名就叫“到户”的,随意取的一个名...

  • 家庭谷仓

    谷仓,当然就是储存粮食的地方,也叫粮仓。 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天下粮仓》,讲述刑部尚书刘统勋扶棺上任,统领一大批...

  • 谷仓

  • 谷仓

    我想,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建造一个谷仓 不会太小,也不用太大 我想,寻找一些小麦与水稻的种子 在某个春暖花开的黄昏,开...

  • 黑板变迁记

    黑板变迁记 作者:蔡华伟 我是一九九五年大学毕业后,被组织分配到高庙乡大安中学,成为一名担任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

  • 故乡变迁记

    出了一趟门,一晃二十年。 时常在梦里,听到故乡的召唤声,清晰又急切。 一想起故乡郑家山,洋槐花的清香就在...

  • 街道变迁记

    五年前,从关内出租房搬来福永。下十围这个地方,离地铁站约20分的步程,人不多,小区外的街道也很空旷的。只有路边那两...

  • 菜园变迁记

    每个人的心中,大抵都有一个田园梦,希望拥有一个小菜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幸福的是,外婆、...

  • 老屋变迁记

    在广袤的江淮大地上,有一条东北走向的河叫盐河,这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河流。据地方志记载,这条河最早在唐代就有,...

  • 网名变迁记

    我想每个人的网名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或一种对未来的期许。我的网名变迁是我不长不短的人生经历的缩影,与大家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谷仓变迁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ri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