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值夜班,难得的一个人时间,脑子里什么都不用思考,放空了自己,很享受这种感觉。
平时我们的生活都被各种所谓的忙碌充斥着,忙着应付工作,忙着应付生活,忙着应付家人,忙着应付朋友,却很少拿出来时间关注一下自己的情绪。
生活越来越繁琐,世界越来越嘈杂。渴望有一处静谧的场所,一个能够让心不那么浮躁的地方。我们一直生活在无明中,沉湎于过去或未来,被贪嗔痴所左右,所以我们常常觉得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觉得很辛苦,工作也累,家庭也不顺心。
在独处时,自我净化,自我调教,安静思考,即使将来有一天知道自己什么都不是,还是能拥有快乐。
我们应当关上通向社会之门,回到我们自身,练习在觉照中呼吸,深入观察我们身内身外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接受我们观察到的一切现象,向它们问好,向它们微笑。我们最好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专心致志地行禅或坐禅、洗衣服、拖地板、沏茶、清洗澡堂等等。假如我们这样去做,我们将会恢复我们丰富的精神生活。
——一行禅师
曾经我以为,只要朋友够多,就不是孤立无援。
但现实往往是,在变幻的岁月里,假交情让生活变得拥挤,真朋友都快要放不下。
前段时间的一次聚餐,我见到了多年未见的一位领导,一番交谈后收获颇丰。
聊到成长经历,领导告诉我:“人,千万不要为了社交而社交,你的时间应该用在更值得的事情上。”
他在年轻时,饭局参加了一场又一场,活动参与了一次又一次。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本以为的真性情好友,有一天会在自己的成长之路上“绊自己一跤”,深信不疑的好哥们,关键时刻给消失的无影无踪。
锦上添花的人数不胜数,雪中送炭的人寥寥无几。
有个观点说的很对: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于别人而言毫无意义。
这位年过半百的长辈,如今再提起交友,他笑着说:“一生中能遇到1%懂你的人就够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了40岁,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中,宝贵的时间应该留给真正爱自己的人。
正如作家苏苓所写的:宁可孤独,也不违心;宁可抱憾,也不将就。
经历过一段时间独处的人往往拥有强大的内心,他们懂得如何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照顾好自己,更懂得如何在远离喧嚣的地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独处真的不错,享受独处,渐渐地那些孤独、尴尬会远离你,在这个知识和思维高度竞争的时代,独处可以让我们按照内心的想法在规矩之中自由地切换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让自己更加靠近心中想要的样子。
独来独往,亦有风景可观;一个人的细水长流,亦是清欢。“君子之交淡如水”,对待这个世界,学会独处、坚守自我、坦诚相待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