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而时习之”的启示(一)

“学而时习之”的启示(一)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2-11-01 20:32 被阅读0次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从内在的品格修养,到外在的生活技能,许多方面都需要持续的学习。

    保持初心,终身学习,才可以让自己不断进步。

    《论语》开宗明义,对终身学习应该抱有的态度,做了详细的阐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实践,不是很快乐吗?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值得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有三个方面的重点:

    01)“

    初始学习容易,终身学习不易。

    曾子称赞颜回说: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颜回的修养已经很高了,还能够虚心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自满不自大。

    这是他能够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

    有些人有了一定的阅历,便以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为傲,变得沾沾自喜。

    他们不懂得社会在发展,新的知识不断涌现或者更新。很多过去的经验渐渐不再适用于当前的要求。

    当他们拒绝学习,固步自封,就会慢慢地被淘汰,被边缘化了。

    孔子也提醒这些人: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年轻人是可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当然,孔子所指的“学习”,主要是指对道德修养的不断完善。

    不过这一点,放在学习其它方面上,也是一样适用的。

    02)“时习之”。

    找到时机就经常地去练习,去实践。在反复磨砺中提升自己。

    为什么有的人“一学就会,一做就废。”

    就是实践得太少呗!

    我们周围也常见一些同学亲戚朋友,读书时成绩挺好,毕业后从事的也是本专业的工作,可就是业务能力不强,不再有上学时的耀眼成就,甚至平庸,碌碌无为。

    这很大程度上也是知识转化到实际的能力不够。

    所以不要做知识的囤积者,很多时候,无用的死知识不过是头脑中的垃圾,白白存储在那里罢了。

    “实践出真知。”在不断的实践中,可以转化为修养或技能的,才是有用的知识。

    “时”是时常,也是时机。

    时常好理解,什么是时机?为什么要重视时机?

    在儒家思想中,是非常强调对时机的把握的。

    知进知退,什么时候运用什么知识能力,是智慧的表现。

    就像现在说的“风口”,就是“时”。

    把握好“时”,就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最终将知识充分转化为能力。

    这是“时习之”一句的深刻含义。

    03)“不亦

    学习也好,生活也好,情绪的主导作用很重要。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被情绪控制,一时冲动做出的决定,买过的物品,过后冷静下来,后悔不已。

    情绪往往比理性更能够主导人的行为。

    试想,如果学习的时候痛苦不堪,咬牙切齿,只凭着意志力的支持,相信少有人会坚持太久。

    现在不少教育心理学的书,也在讲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时,一定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因为这是让孩子能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乐在其中,才能乐此不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而时习之”的启示(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xs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