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早已脍炙人口的句子,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
首先这句话出自于论语,论语这本书并不是孔子写的,是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为了纪念他就把他所有说过的话,写成了一本儿书,算得上是一本孔子的语录,他的弟子起名为论语,可别小看这本书,里面的道理很多很多。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这本书的开始就是学而第一,学习当然比什么都重要啦,肯定在第一位,首先就得多复习,因为温故而知新嘛,但是那些复习的阶段总让我感到烦倦。明明已经学过的东西,可是还要不断的学习。再比如“即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你想让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自己对待怎么别人。当时罗马教士来中国的时候看见这个,十分惊讶!因为耶稣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过了五个世纪,也就是说中国的礼仪传统已经比西方国家整整早了五个世纪。接下来就是大家熟悉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聪明的人的做法。孔子强调了学习可不能不懂装懂,说不定你这一装就毁了自己的一生。
论语教给了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温故知新,劳逸结合,论语真是我们一生的老师。孔子还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即如果一心一意培养仁德,就可以消除恶。的确,品德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会使一个人丑陋、恶毒,甚至会让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美丽、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见,培养仁德是很重要的。

论语是一本很富有道德性的书,他将流传的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他将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成为我们的千古绝唱,在各个领域他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就是论语。一颗历史上闪亮的明星。
因此,我们应该有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这种精神!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