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次三经
《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1),东望渊。有木焉,员叶而白柎(2),赤华而黑理(3),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4)。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5)而善投,名曰举父。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日(6),相得(7)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注释】
(1)帝:帝王,也有人解释为天帝。搏:捕杀、猎杀。丘:山、山丘。(2)员:即“圆”,同音同义。柎:花萼、花托。(3)华:即“花”,同音同义。理:纹理。(4)宜子孙:有益于繁衍或生育子孙。(5)豹虎:后代学者考证“虎”应当为“尾”。(6)一日:即“一目”,学者们考证“日”为错字。(7)相得:结伴、相伴在一起。
【译文】
西方第三列山系的第一座山,人们称之为崇吾山。崇吾山雄琚于黄河的南岸,从此山向北可以望见冢遂山,向南可以望见泽,向西可以望见天帝的搏兽山,向东可以望见渊。崇吾山中有一种树木,它长着圆叶子和白花萼,而且它的红花朵上有黑色的纹理。它结的果实与枳果相似,吃了它能使人多子多孙。此山中还有一种野兽,它外形像猿猴,胳臂上生着斑纹,它的尾巴如同豹尾。它擅长投掷,人们称它为举父。崇吾山中还有一种飞禽,它外形像一般的野鸭子,但只长了一只翅膀和一只眼睛。这种鸟要两只结伴后才能飞翔,人们称它为蛮蛮。蛮蛮如果出现,天下就会发生水灾。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pí)之山,临彼(1)岳崇之山,东望泑(yōu)泽,河水所潜(2)也,其原(3)浑浑泡泡(4)。爰(5)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6)。
【注释】
(1)彼:那,那个。(2)潜:潜行。(3)原:即“源”,同音同义。(4)浑浑泡泡:河水喷涌奔流的声势。(5)爰:作连词或介词用,可以不译。(6)劳:劳累、疲惫。
【译文】
(长沙山)再往北三百七十里,坐落着不周山。从不周山向北望,能望见诸山,它紧邻着岳崇山。从不周山向东望,可以望见泑泽,它是黄河水潜行于此地所形成的。它的源头水势喷涌,发出浑浑泡泡的声响。不周山上有一种特别珍贵的果树,它的果实与桃子很相似,叶子却很像枣树叶。这种果子开黄花,但花萼却是红红的。吃了它,人们的疲劳很快就会解除。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mì)山(1),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2),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3)沸沸汤汤(shāng)(4),黄帝是食是飨(xiǎng)(5)。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xīn)(6)。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7),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8)精密,浊泽有而光(9)。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10)不祥。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注释】
(1)峚山:学者考证认为它是今陕西省境内的密山。(2)饴:用麦芽制成的糖。(3)原:同“源”,源头。(4)沸沸汤汤:形容水流气势大,汹涌奔流。(5)飨:设宴招待客人。(6)馨:芳香。(7)玉荣:玉石的精华。(8)坚粟:据学者考证,它们应该是“坚栗”,意思为坚实、硬实。(9)浊泽有而光:学者考证应该是“润泽而有光”,意思是玉石润泽而有光。(10)御:防御、抵御。
【译文】
(不周山)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有一座山叫密山。密山山上丹木很多,它树枝是红色的,长着圆圆的叶子。丹木开黄花,结红色的果子,果子味道甘甜,人吃了它就不感觉到饥饿。丹水从密山发源,向西流入稷泽,丹水中多白玉。这里有玉膏,它的源头处急流奔涌,相传黄帝就经常食用玉膏,而且拿它来招待宾客们。这里还出产黑青色的玉石。玉膏流出来后,浇灌在丹木上。这种丹木树生长五年以后,它的花朵才能炫目,它的气味才能芬芳。黄帝采取密山出产的玉石的精华,投种在钟山的南坡,就生成了瑾、瑜这两种上等的美玉。这两种玉质地坚实,纹理细致,润厚而且富有光泽,它们五彩缤纷,刚柔相济。天地鬼神都吸取它们的光华,君子佩戴它可以预防不祥之事的侵害。从密山到中山,二者相距四百六十里,两山之间都是水泽。这里有许多奇怪的鸟类、兽类以及鱼类,它们都是世间很罕见的动物。
【阅读延伸】
“黄帝”这个词,可以把它理解为“某一个具体的人、某一个具体的部落首领”,可以把它理解为“某个部落”,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某种职称”。在这段文字中,我们把它理解为“某个具体的部落首领”。
通过研读《山海经》,我们可以得知:黄帝所统领的部族叫轩辕,后代人也把黄帝称为轩辕。在《山海经》中,“轩辕之国”民众的典型特征是长寿,比如,“寿者乃八百岁”这样的说法就一再出现。
为何黄帝和他的子民们长寿?——《山海经》给出了答案,其重点部分就在于这条文字所提到的“玉膏”、“丹木”。玉膏蕴含着天地间的精气神华,文中说玉膏能“和柔刚”,其实就是讲玉膏能补充、调和、理顺人体的阴阳二气,使人能够长生不老。所谓丹木,一些学者考证,丹木其实就是《山海经》书中多次提到的神木“甘木”。甘木这种树能长出不死之药,人吃了能祛除身上的“死气”,增加“生气”,从而使得食用者长生。黄帝既以这么有效的神物为食,长生不老自然不在话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