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承载了历史变迁的滚滚车轮,
它见证着世事轮回的沧桑巨变,
它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上唯一一条道路遗存。
它是,丝绸之“路”上的崤函古道。
写在前面:
前天天公号推出《三门峡史记》,便有一些朋友留言想看后续,不过三门峡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沉淀,如仰韶文明、老子与《道德经》、地坑院、崤函古道、柿醋文化等,拎出来每一个都韵味十足,故事颇丰。既然有人愿闻其详,醋酸君就先从这崤函古道讲起。
唇亡齿寒
春秋时期,晋国灭虢,虞国唇亡齿寒;
三足鼎立,蜀汉灭亡,东吴唇亡齿寒;
对比今日,香港不背靠中国,也将“齿寒”。
历史上从没有哪一款江山社稷,不该深谋远虑。可碰上虞王的目光短浅,结局只能应了那句“小利祸国”。
虞王,春秋时期虞国的国君。虞国,是周初武王所封诸侯国,姬姓。
虢国与虞国乡邻,虞国与晋国乡邻,虢国与虞国长久联盟保国泰民安,可突然有一天晋国要攻打虢国,虞国夹在中间谋私利帮晋国,你猜,虞国到最后会是什么结局?
今天,醋酸君就给大家细细道来,发生在崤函古道上的“唇亡齿寒”故事。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发动了多次战争,先后灭了周边几个小诸侯国,不仅国土面积扩大,军事力量也发展迅速。
国力空前提升,也让晋献公的野心增大,很快便盯上了临近的两个大国,虞国和虢国。若是这两国灭掉,逐鹿中原就指日可待了。
有了主意,晋献公便找大臣荀息商量对策,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就很大可能为我们所用。”
“我们可以通过虞国,赠送昂贵礼物借道攻打虢国,先破坏虞、虢的联盟,然后各个击破。”。
虞国和虢国是两个小诸侯国,位于晋国南边,晋国和虢国中间夹着个虞国,虢国以黄河为界,又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虢国和南虢国。
▲地理位置上,虞国和虢国两国地处黄河两岸,崤山以东,大概在今三门峡附近,虞国和虢国这两国和晋国中间隔着个中条山,晋国军队要想到达虢国,要么经过黄河岸边绕开中条山,这样进军路线会很长,要么只能借道虞国,这样距离就近了很多。
计策是好,可晋献公人传是爱美人爱玩物之君,对赠送良马、玉璧这些稀世之宝却有些割舍不下,并担心虞公收了重礼还不肯借道。
荀息安慰道:“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这才让晋献公放下顾虑。
不过新的问题又来了,晋献公不无担心的问:“虞王虽无大志,可虞国还有个宫之奇呢,远近闻名是个精明之人,进献借道的把戏,他不可能没察觉。若他劝虞王拒收礼物,宏图大业还会受阻。”
荀息说:“宫之奇虽然聪明,但不是一个很固执的人,而且从小和虞公在一起,相信他不会在虞公面前强荐的。”
果然,晋献公派使者带良马和珍宝来到虞国后,虞王看见宝物就心花怒放,来不及思考便答应了借道之事。即使大臣宫之奇劝谏,也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晋献公得知虞王答应借道,喜出望外,当即决定拜里克为大将,荀息为副将,率领兵车400乘,精兵二万人攻打虢国,占领了虢国的下阳(今山西省平陆县北)。
三年之后,晋献公又一次派荀息向虞国借道伐虢。虞公依然十分慷慨地允许借道。
大夫宫之奇急忙又谏道:“虞和虢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虢国亡了,虞国怎么能存在下去?晋国万万不可依赖!我们怎么能与贼寇一起玩乐?一次借道,已经破坏虞虢联盟,铸成了大错。岂能再错下去?过去虞虢两国结成联盟,互相帮助,紧密团结,别国才不敢轻举妄动,欺负我们,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说的不正是虞国和虢国吗?”
虞公却不以为然,认为宫之奇太多虑。
宫之奇觉得身为重臣,眼看国家将亡,却无能为力,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走前留下四句话:“贪图人家白璧宝马,等于自己甘心饮毒酒啊!也像开了大门迎接强盗一样的啊!嘴唇没有了,牙齿自然要受寒冷啊!”
后来,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返程中又突袭虞国,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
未完待续,请关注下次推送“老子与道德经”的故事。
THE END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贾氏贡醋编辑部
▼
喜欢
就给我一个“在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