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子女是父母前世的债”,每个子女的降生都是来向父母讨债的。
“快穿衣服吧,不行了,赶紧的”
“大姐,把衣服给爸穿上吧”
“呜呜……爷爷”
屋子里面围绕的是躺在炕上的老人的子女以及孙子辈的一些孩子,爷爷病了几天,在跟前的最小的一个儿子打了几个紧急的电话
“喂,大姐,爸好像快不行了,你赶紧回来”,大姐也是一个做祖字辈的奶奶了,有两个女儿,都出嫁了,家里就只剩下她一个人,每天围绕自己今天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接着小儿子又打了几个电话,把二姐三姐大哥又都叫来了,晚年的老人,已经不能自理了,需要靠孩子们帮忙收拾着,吃喝拉撒都在炕上了,最小的女儿每次收拾完之后,就会立马跑到外面,吐个稀里哗啦的。不巧,这被自己的嫂子看见了,嫂子觉得,伺候自己爸都这样,伺候自己孙子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你爸小时候伺候你也没有见这样,接着翻了个白眼,什么也没有说,就从身边路过。
老人的孙子辈的孩子在身边的也都回来了,不在身边的也没有给信,太远了;最疼爱的外孙已经三十好几了,还是一个人,在大家的眼里,他是最懂事最能干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儿时记忆来看,老人最是疼爱他,而此刻的他却做在离老人最远的地方,面无表情的坐着。
想:“哎,这么多天了,耽误了好几天的工作,这是死还是不死啊,味道那么重,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传染病”。
另一个外孙,在旁边也是远远的站着,冷艳旁观着,看着父母姨母舅舅等人在老人身前身后忙着,儿时的他总是跑到外公家去吃好吃的,对于孩子们的童年,可谓是每个身边的家长都疼爱有加。
想“小女儿最近刚刚上幼儿园,也不知道受欺负没有,家里又没有孩子爱吃的零食和水果了,得和老妈老爸说一声,让他们赶紧买了给孩子送去”。
还有一个一无所错的小孙子,来来回回在屋里屋外走着,不知是焦急着工作的事情还是女朋友的事情,或是为炕上的老人担忧。
唯一在床前伺候着的是老人的大孙子,大孙子小时候还说过,这是后爷爷后奶奶,幼年时期的孩童们,总是不经意间就会模仿着大人在做事,觉得爷爷奶奶对自己不好,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就没有那么多的想法,老人没有对着不好,该有的痛爱还是有的。
大儿媳有点意见了,对着儿子说:
“你看你两个表哥都离得远远的,你离那么近干啥,万一传染啥病怎么办,别在跟前侍候了,这么多大人呢”,
“哎呀,没啥事,这老人都是快要走的人了,计较那么多做什么”,说完,继续在跟前伺候着,母亲则是在旁边瞪着他一眼,一脸无可奈何。
老人生于新中国成立那几年,没有上过学,是一个放牛娃,在那年代,人们称这是文盲,一辈子,从小到后来生病,每天也必然去看看自己的牛,老人三兄弟,家底好像都有两头牛,一起在山上放着牛,无论四季变化,前些年大哥生病,也是如此,已过了七旬的年纪了,终于躺在炕上了,不用在奔走出去放牛了,人们也都认为,人必然是好不了的了,可没有想到,人又好了,身体还不错,又继续山上放牛去了。
二哥家里条件好些,但是只有一个人,虽说不必在去山上放牛了,每天必然山上走一走。几天之后,老人的病情有了好转,居然可以喝点水,可以站一站了,之后一天天的又好那么一点点,可是毕竟是有病了的老人,身体的机械早已不能正常在运作了,有的时候疼痛难忍,会和老伴说,老伴立马打电话给孩子说,孩子们的回复
“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也不能让他不疼啊”
老伴也知道,但是心里就想着咋能让他不疼。
家里的人现在都有一个微信群
“爸最近啥样啊,你有没有去看啊”二姐
“挺好的,能喝一口奶了”小妹
“前两天妈打电话给我,说爸疼,我说那我能有什么办法,身子已经空了的人”大姐
“小弟啊,这两天你没有回家看看啊,就两个老人在家里”大姐
“没有,我看暂时没有啥事,就出来干活了”小弟
“爸挺好的”大哥
“爸这几天一直在念叨说你咋不回来了呢,我说过几天你就回来了,他就不说一句话了”小妹对大姐说
“哎呀,暂时回不去啊,我这要帮着我姑娘收地呢,还要帮着小的看孩子呢,这要回去啊要等到腊月了”大姐
“你先回来待几天,然后在回去呗,住两天就行”小妹(大姐最远)
“你去帮你姑娘看孩子收地吧”二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