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校招季,大学生高校就业歧视就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以高校排名作为简历筛选的标准已经司空见惯。
重点高校的本科毕业证书就像一把钥匙,没有这把钥匙,谁都打不开简历投递的大门。
在中国知网的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学术关注度指数来看,从我国经济发展复苏以来,面对失业人口的增加,大学生就业歧视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得到学界的关注。
985院校和211院校最早分别是在1998年和1995年由政府提出的,
从表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以本科生四年的培养为时间段,2002年就业歧视开始出现,
以硕士生六到七年的培养为时间段,2004到2006年就业歧视越发明显,在08年奥运会的召开时达到了最热的关注度。那时中国的经济开始赶超日本。
这时,“考大学就考985和211“的口号已经进入无数全家动员为孩子备战高考的家庭中。
大学生就业歧视已经成为了一种中国高等教育建设的一种“副作用”。
这种建设越持久,普通高校的失业人数就会越多。
即使目前985 211 计划已经不再继续,但前985 211 们多年来在财政上的获益让普通高校的学术建设仍然是望其项背,难以超越。
即使是现在的“双一流大学”,也只是将优质资源横向利用了而已。
作为一个普通高校的小南有深刻的经历。
他的母校是一所普通一本,在几年前于另一所大学竞争211高校的时候失利,也是一线城市里少有的非重点“工业大学”,百度一下,就会出现“XXX大学是211吗?”
然而它不是,这种遗憾延续到了双一流学科的评选阶段。
在今年,它终于评上了“双一流”学科,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高考分数线的提高和就业招聘会上,一些名企的出现。
而他的高中同学,有一半就读于985211高校,每次接触他们的那种差距感深深地刺激着他,让他不敢有一丝放松,因为他的环境已经足够落后,像大多数在大学忽然间心怀梦想的人一样,他目前只有考研的机会翻身。
中国高等教育的这种排名式发展由于各种原因难以被取代,但是有人提出,世界一流的本科生教育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的整体素质、共同价值观和批判性思维,而并非培养人的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
要想知道就业歧视,就要知道高校毕业生的区别都在哪里?
这种985、211式的排名在提出之后就像滚雪球一样,建立起高高的壁垒,从生源开始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显而易见,这种方式可以带来更有利于教育建设的高素质学生,在中学招生中也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
而其实在中国的高校里,本科生的区别不是特别明显,由于他们的学术活动比较少,即使在985、211高校,你也可以看到成堆没有考过六级的本科生。
这也是前面说过的问题,本科生通识教育缺乏,学术能力较差,而差别不大的毕业生却在学历上引来大量绝对性的歧视。
众多985、211高校的通识教育,也只不过来自于他们所谓的学风,这大概是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最明显也是毋庸置疑的区别了。
从供求机制上来看,近年来人才市场的逐渐饱和让公司掌握了主要的话语权,
毕业生供给过剩和社会需求不足的矛盾是就业歧视产生的现实根源,首先突出表现为就业绝对人数的持续急剧增加。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毕业生在总体规模上急剧增长。
据教育部统计数字显示: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17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 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在短短的五年中总量由100多万人迅速增长到400 多万人,年均增长60万人。另据专家估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可见,毕业生供给处于严重过剩状态。
而985211的歧视只是众多歧视中比较明显的一种。
对用人方来说,毕业生是从人才市场上购买的生产要素,希望买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必然计较劳动力的价值,期望按照成本最小、获益最大的原则选择毕业生。
为此,单位负责人通常会在用人方面设定一些限制条件,采取一些带有歧视性措施,努力使实际的市场价格低于实际价值。不论大型国企、知名外企还是中小企业通常都会这么做,就连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招考公务员都有明确的条款加以限定。
这种做法的初衷可以理解,谁都不愿意招来一个“三无”员工(无专业知识,无专业素养,无教育背景),而985211毋庸置疑的实力让众多企业将目光投向重点高校。
况且对于名企来说,他们不缺求职者,所以即使会遗漏一些精英,不再考虑普通高校也不会对他们造成太大的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创业型企业的自我梦想和名企的巨大光环让众多普通企业单位人才流失严重,以自我为中心的90后已经把跳槽当作家常便饭,普通企业对新兴应聘者们的吸引力及其有限。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竞争经济,竞争的基本法则是优胜劣汰。
毕业生就业市场化配置,要求高等教育也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机 制,根据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办学层次,科学调整专业结构。但是, 高等教育还没有形成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的运行机制。
虽然近年 来政府职能部门和各高校对原来计划体制下的招生制度和专业结构 进行了较大调整,但由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在许多方面计划体制的色彩仍然较浓,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还没有真正在政策和实践上同招生、办学和自身利益挂钩;大多数高校缺乏面向市场灵活办学的机制,在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上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变化,市场竞争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高校作为毕业生这种就业产品的生产部门,并没有将就业看作是一种目的,大多数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在一毕业才开始经历各种社会就业上的冲击。
小南的一个朋友就读于帝都的某985高校,他每天在学校打游戏,而小南为了考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成天泡在图书馆。
“我问他,怎么大三了还不考虑要不要考研,他说不一定呢,反正出来凭我的学历是不担心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吧。”
“但这种现象也不是绝对的,我也见到过这些重点高校里有一些专注于学术的优秀学生。”
虽然不代表普通高校没有优秀的人才,只是,普通高校最优秀的本科生大多数选择了在重点高校保研。
美国在历史上甚至是今天也存在着像高校歧视一样的就业歧视,黑人歧视就是一种典型。
一位拥有名牌大学文凭的白人学生在投出的6份简历中至少会得到一份面试机会;而对于一位拥有同样文凭的黑人求职者,至少要投出8份简历才能获得一次回复。对于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而言,不平等依然存在。白人学生每投出的9份简历中会收到一份回复,而黑人学生要投出15份简历才会收到一份回复。
非裔美国人即使被雇佣也是工资低的岗位,工资每月要比白人同学低约3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88万元)。
站在人才市场的角度,就业歧视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我们的就业歧视与黑人的就业歧视有本质上的差别。
我们的就业歧视更多的是一种阶梯,只不过更加难以攀爬,而黑人歧视则是一种鸿沟,只能从根本解决和填补。
也就是说,人才竞争激烈,影响我们更多的因素是个人的努力和学历家境,不再像过去花钱找工作,进入体制就可以一劳永逸,一直老去。
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闲杂人等将不会存在。
来源:中国知网大学生就业歧视学术关注度指数分析
张瑞鸿-《不再有985、211了?双一流政策对高校和科研人员有何影响》
吴秀霞-用市场经济的观点解读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
环球网-美国种族歧视依然存在,就业市场不平等现象严峻-2015年3月10日
最后
这是一篇被对方要求写的试写稿。其实,就业好坏和是否是名校有关系吗,是有一点,但绝不会成为一道壁垒,过去不努力适应社会规则,总有一天要去面对的。而在参加各种面试招聘的时候,我看到很多眼高手低的人(包括我),那么你的邮箱里躺的都是已发送而未回复的邮件了。
趁自己还没毕业,就忙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