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之所以会焦虑,核心的一点就在于发现自己对未来的消极变化无能为力。
这种无能为力源于三点:
① 梦想(欲望)与自己的三观不符,也就是追逐的目标对自己而言是消极的。
② 梦想(欲望)超出了自身的先天条件、能力边界以及所处环境限制。
③ 自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可以怎么做。
通过认清自己的三观、梦想(欲望)、行为倾向、先天条件、能力边界以及所处环境,你就更能够找到自己应该追逐的梦想,确定自己欲望的程度,以及清楚自己适合怎么去做。
我们不能通过一件事就判定一个人是怎么样的,同时认清一个人也有很多不同的视角,也很难说一个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但是直到我看到YouCoin里说的6个角度,我感觉就涵盖的比较全面了
YouCore王世民在6个角度,彻底认清自己说从下面这六个方面认真审视下自己,你就能将自己看得更清楚些了
1、认清自己的三观
2、认清自己的梦想(欲望)
3、认清自己的行为倾向
4、认清自己的先天条件
5、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
6、认清自己的所处环境
1.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影响着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比如有的人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受苦的,有的人认为生下来就是要干大事的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表现为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尺度和准则
要真正认清自己,你就要花点时间来捋一下自己的三观,这样你就会知道为何你会持有某种观念,为何你会认为有些人讲得好有道理,为何你认为胡说八道的人却有很多人追捧等等。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太一样,没有绝对正确的,最终符合你自己的价值观才是重要的。
2.认清自己的欲望
由于现在知识体量爆炸,信息的获取太容易,我们感觉很多东西都想要,也就掩盖了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有很多的跟风欲望,但是它到底是不是我们的欲望,就决定了我们遇到困难是的态度和行动。比如我们都想获得一门新技能,或是赚很多的钱,但是当我们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我们就不想去干了,我们不想改变自己,同时这些还可能不符合我们的三观,到最后也就容易无果而终。
3.认清自己的行为倾向
刚开始我们都是没有行为倾向的,但是我们不断建立了一套我们对待外界事物的默认回应模式。我们虽然也能意识到这些,但是大多数回应我们是不由自主的。比如我们早上就是会晚期一些,约会就是喜欢提前一些或是其他一些反应。这些是我们的应对模式,不能谈好坏,那是适合我们的方法。先用各种测评,立体地了解下自己的行为倾向,这样你才有可能在某些情境下对这类行为提前做干预。如果不想改变,那么至少也要清楚自己的行为倾向,不要身不由己做些太多后悔的事。
4.认清自己的先天条件
这些先天条件主要包括你的性别、身高、相貌、肤色、体力、家庭环境等。有时我们的基础教育也是一种先天条件。如果你先天条件不适合某个领域,你再励志,再出类拔萃也无法成为这个领域的顶尖人才。
5.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
前面我们说了认清自己的欲望,但是我们也会一扫我们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小的时候我们可能想去太空,我们可能还为此努力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我们了解的深入和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这个想法可能越来越不切实际。一种方法是我们假期努力,达到目标;另一方面我们发现这些目标我们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认清自己的能力和自己能力的成长边界,需要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不断调整我们对自己能力的认知。
6.认清自己的所处环境
三观、梦想、行为倾向、先天条件以及能力边界,这五项都是针对自己,往内看我们自身的。要认清自己,除了往内看,还要往外看,也就是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
自然环境会限制你的体验和活动范围;时代环境会限制你的视野和影响;你的成长环境会影响你的三观和行为倾向; 你所处的阶层环境则会限制你的成长高度。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后,你才会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也就不会去执念于你得不到的东西,从而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via&reference:
原文作者: 王世民,深圳尔雅总裁、知名公众号YouCore创始人。著有《思维力》《学习力》《个体赋能》
文章来源: 公众号YouCore,微信上最酷的思维、学习提升社群,你的老板和同事可能就在偷偷关注
6个角度,彻底认清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