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光阴如丝绸般滑过,初冬翩然而至。轻巧伶俐,伫立于岁月的枝头,不动声色,却又无限深情。
每一个节令,都与我们悲欢同在,一起走过人生的起起伏伏。
从立春始,至岁末大寒,二十四节气,迎来送往,你走罢我上场,周而复始,温暖陪伴我们的岁月。
立冬,意味着“终”了,又蕴含着初“始”。人间秋尽,冬天的帷幕悄然拉开。北风吹起,严寒将至,霜雪由远而近。
“漫天黄叶飘落,身感风冷水寒。冬来栖止何处?满目寂寥空山。”翻开日历,老树的诗与画,尽显简洁之美,在渐寒的季节里,有些苍凉之感。
人至中年,宛如走进生命的秋天,收获甜美与成熟,内心的质地逐渐厚重,愈加丰盈。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心境淡定从容,不再畏惧沧桑与无常变幻。
轻飘飘的忧伤如雾般升起,也将如美丽的云影褪去。年轻时的迷茫,早已荡然无存。走过人生的万水千山,最终要回归内心的宁静平和。
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助说:“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影,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须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
每一天的喜怒哀乐,柴米油盐,都是如此真实琐碎,平淡而美好。
忙碌之余,别忘了走访大自然。天地间蕴藏着大美与深情。细微之处也有诗与画的存在。
草木扶疏,绿影婆娑的一扇窗户,就是一帧赏心悦目的画卷。倘若花影丛丛,有蝴蝶翩翩飞过,就更加灵动,画面惟妙惟肖。
每一个朝阳再升的日子,都值得满心期待。每一天的所作所为,都该赋予别样的意义。人生,不虚此行,才好。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秋天的缤纷盛景刚看过,又该领略冬天的清雅与美好,萧瑟与寂寥。
遥想冬天的大雪纷飞。想象古人的踏雪寻梅,吟诗作画,围坐红泥小火炉,烹茶煮水,温一壶老酒,慢慢喝,享冬日之雅致,人间温情。
书上说,古代的人早起,惯常做的事情是清扫、挂画、插花,焚香。让每一天有序而高雅地开始。
我们需要缓慢的生活。优雅地过好小日子。从快节奏中停下脚步,歇一歇,把自己的心灵安顿好。关心蔬菜和粮食,也关心内心的幸福,与情绪的起落。
远离尘世的喧嚣,又不疏离于尘世。这需要丰盈的内心世界,支撑着强大的灵魂。既能享受盛大的孤独,又不觉得寂寥空虚。
立冬过后,岁末迟暮一日日地逼近,年华也将一天天地老了。老去情怀,不作天涯想。愿人间初冬,美好如初,日子如诗行,幸福常驻心头。
安妮宝贝说,“人不必在意自己老去。重要的是两件事。于这个世间曾经有所创造、分享、布施、给予。其次是充分而深刻、温柔而丰盛地爱过,被爱过。”
人生一世,就像一粒种子,偶然被落入泥土中,而后发芽,长叶,抽枝,开花,结果,凋零,叶落归根。这短暂而又漫长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必须的,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人所走过的路,所经历的事,或许都是幂幂之中注定好的。来到世间,就是为了完成某种使命。有些时候,我们并不清楚,因何而来?要去哪里?然而无形中,就在既定的人生轨道里匆匆行走。
所有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尽管终有一天,这一切都将随风而逝。愿我们在尘世继续好好修行,用心体验人间的爱与美。从此,尘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