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意: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烂草加泥巴垒成的墙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还能再苛求什么呢!”孔子说:“以前我对人的态度,是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的态度,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是因宰予的表现而改变了对人的态度的。”
宰予能言善辩,用语朴实且能切中要害,孔子周游列国时,他常被委重任,为孔门十哲之一(言语科)。孔门十哲人选是孔子提出的,就是说他对宰予的才干是十分认可的。但宰予平时想法比较多,也敢于同孔子当面争辩,颇有大胆思考勇于责难的精神,还曾提出把三年孝期改为一年。而孔子是把“仁礼”当作毕生的追求与事业的,宰予的这种观念与之还是有点冲突的。学生中的刺头而又有能力,当然批评就会多一些。
不过因为白天睡懒觉,而被骂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还是感觉太过严厉了,同平时圣人的平和形象颇不相符,就是不知道这话的背景如何了。
不过想必也是爱之深责之切,也同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关吧,君子治学孜孜不倦,死而后已,唯恐没有学到没有学精,而这种白天睡觉的行为实在是与这种严谨相悖的,一个人的学习与修养都有赖于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与自律,不放纵不松懈,如此勤勉不息方能有所作为。
这样的师生倒是让人感觉很亲切,不然三千门生,不是十哲就是七十二贤,人人优秀,这样的团体实在是离人群太远,不容易达到。有着调皮捣乱的学生,有着气不过大骂的先生,突然间有了人间的烟火气息,是不是感觉亲近了许多?
孔子训斥完宰予,还不忘记以此来警醒其它的学生,因为宰予让他改变了看人识人的方法。以前是听其言信其行,现在呢,还要观察一下他的行为。想来是宰予之前信口开河说过什么不太靠谱的话而又自身又因为懈怠没有做到,“能言而行不逮”让做老师的大为不满,由此也有了深刻的领悟:听其言观其行。
前面《里仁篇》中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对这种说了做不到的行为为之感到羞耻。做人还是要实在些,说得再花团锦簇,不落到实处来,不免让人没有了信任之感。言行是否一致,是我们观察和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的一个重要标准。
听其言观其行,从言语了解是一方面,从细微处观察一个人可以得到更直观的印象与了解。这也是现代与人交往时识人的一个重要原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