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个人身份的体验创新
作者:金玥,班级:工设1602,课程:界面设计,指导:余永海
选题围绕人们的社交问题,也是针对“微信”、“脉脉”、“QQ”这类社交人脉App的体验问题,展开的用户体验分析和交互设计创新。该选题的目标用户为以本人为核心的一群人。
一.选题介绍和基本分析:
网络交友活动,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谁”,社交活动需要给每个人打造个人身份,让互相能通过基本信息交流,建立关系,并展开更多的社会活动。网络身份的体验,需要展现个人的成就和影响力,寻找兴趣圈。微信在实现自我魅力、展现个人成就和自我价值上,止步不前,在展现个人影响力、号召力上过于限制。
APP出现前,人们的常见活动场景?
在该类社交APP出现之前,人们社交活动的情景有这样一些:参加活动或者聚会,留下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互递名片或者留下邮箱等联系方式;好朋友很久不见约饭畅聊;亲友逢年过节聚餐聊天了解动向;同学之间写明信片沟通近况;上官网搜索相关联系方式和活动信息等。有相同兴趣的人相约一起参加活动。
本质上人们想要获得什么情感体验?
透过现象看本质,人们的社交活动,首先最期望收获的是成就感体验,然后是好奇、兴趣等体验。成就感体验:我们发送朋友圈,很多时候是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可以给自己解决很多问题的良师益友。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可,就要展现自己的价值,我们需要自我品牌形象顾问来解决如何展示自我价值的问题。这是现有微信朋友圈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好奇,兴趣等体验:朋友圈是熟人社交,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固有调性,朋友圈内容很少有出乎意料的惊人之作。朋友圈因为没有分层次可见,所以相对限制了内容的层次。普通人一般以生活吃喝玩乐为主,有些微商等把朋友圈作为广告场所,还有一些作为公司活动的宣传场所。每个人在社会、家庭中有不同的身份,朋友圈的一以概之导致内容纷杂,质量下降,无法满足好奇、兴趣等体验。
重新定义:微信朋友圈
微信展示平台可以是自我品牌形象顾问,通讯录管家,或者朋友引荐人等等。自我品牌形象顾问:为我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类似个人网站,为自己设置名片标签方便非通讯录好友搜索到自己认识更多朋友。兴趣顾问:推荐关注的主题的圈子的内容,推荐与主题相关内容;朋友引荐人:通过浏览兴趣顾问推荐的内容可以直接找到内容作者的名片,发动陌生人对话,有机会加到好友。并且根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根据共同好友或者相同兴趣圈子共同关注的人来推荐你可能想要认识的人,并且每个人在加好友之前公开自己的名片标签。
二.发现问题:调查现有解决方案的情感体验问题
1.微信现有的活动情境:
(1)了解他人情境:刚加微信好友,不熟悉对方,一般都是根据家好友的场合发送简短的自我介绍信息。如果想要进一步交流,为第一段对话寻找话题,翻看朋友圈,了解其兴起爱好、性格特征、工作特长等。发生频率高,重要。情感体验:好奇体验强烈,审美体验依据内容决定,成就感无。
(2)展示自我情境:拍到好看的照片(人、旅行风景、美食、参加活动、作品),想要纪念此时此刻,想要别人看到自己的所作所为。P图,调色、拼图,选择图片,思考文案。添加照片与文字或者发送相关连接,关注他人的赞与评论,回复评论或者产生私聊。发生频率极高,十分重要。情感体验:成就感高,审美体验有,好奇体验无。
(3)寻求帮助情境:需要积攒、投票、专业问题专人解答,发朋友圈求助,附上文字说明,等待朋友刷到这条朋友圈伸出援手,事情解决往往删除这条即时朋友圈。发生频率中等,重要。情感体验:成就感有(很多朋友热心帮忙事情解决/我帮别人解决问题),审美好奇无,满足感无。
(4)传达信息:组织的推送或者活动信息需要通过朋友圈的渠道来推广,转发推送,在评论里配上文字说明(可以全部显示看到),等待有需求的人前来询问。如果是要进行品牌的推广,而且转发的都是干货就会保留,如果是临时性活动通知,过后会删除。发生频率中,重要。情感体验:成就感无,好奇感强,审美感无。
(5)兴趣探索情境:阅读关注的置顶的公众号的内容,根据公众号内容的推荐去其他视频平台、网站、公众号深入探索感兴趣的内容。情感体验:成就感无,好奇感强,审美感强。
2. 逐类分析情感体验。
按照情感体验分类,逐一核对微信现有的情感体验,从发生频率、情感的积极消极、唤醒水平高低等方面,发现情感体验不足之处。
(1)生存体验:频率极高。
微信是社交活动的必需工具,而且是独此一家不可替代的。没有微信,人们立马感受到难以承受的缺失感。
(2)好奇体验:频率很高
积极的新奇感存在,强度低:特定的人关注的内容总是有趣,这类人的朋友圈每一条都不会错过。消极的庸俗感也存在,强度低:有些人每条朋友圈的内容都是食物和以自己为主的自拍,一般看一看地址定位就不会仔细看了。朋友圈是熟人社交,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固有调性,朋友圈内容很少有出乎意料的惊人之作。
(3)成就体验:频率很高
发布照片,写下想法,展示了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成果,是对自己的认可,这件事情本身就会带来成就感,他人的赞和评论会扩大这一感受。但是受到9图限制,并且长篇的文字只会显示第一行的标题,没法展示细节,长文也不符合在现代人碎片时间快速浏览的使用习惯。现有朋友圈缺乏记录的有效工具、只能被通讯录里的好友看到,缺乏良好的传播方式,并且只有赞和评论,只适合快速评价。记录、传播和反馈都做的不到位,成就感低就无法激发用户的创新和兴趣。
(4)兴趣体验:发生频率低
朋友圈是按照事件流顺序排列的熟人图文社交区域,不存在特定的关注用户特殊化内容呈现、非通讯录的好友的内容输出不可见(只能自己寻找公众号)、高手在朋友圈晒出的专业内容无法获得足够的共鸣;缺乏志同道合的爱好者,在朋友圈里几乎看不到你感兴趣的东西。
(5)自我体验(自信、自尊、自豪和自爱):发生频率高
发自己的照片是自信的体现,但是用美颜相机加上各种图片处理软件修图之后才发照片是自卑的体现。但是微信的添加照片和文字对视不加编辑和排版的功能的,需要在其他软件中处理好在添加,非常麻烦。所以自豪感和自卑感都有,强度地高。
(6)亲和体验:发生频率高
班级、部门、集体等在转发同一条微信或者在剖同一件事情的图文的时候,会有需要参与其中不能被孤立的感觉。但是也会有特立独行,不想随大流,一枝独秀清奇内容的人。消极的孤独感存在,强度高或低。
(7)归属体验:发生频率低
在比较好的企业工作的人会转发相关的推送,而且认为这是自己的自豪,企业能力部分也是个人能力的展现,个人价值依托背后的力量显得更加强大。存在积极的归属感,强或弱。
(8)影响力体验:微信的用户则没法投射自己的影响力,唯一能借助的就是朋友圈,但是朋友圈是熟人关系圈子,影响力受限。用户失去将影响力扩大到更大空间的机会,就失去了很多自豪感等自我体验。现存的种草与拔草,一般都是比较小的东西,比如电影、餐厅、生活用品等的推荐或者排雷,主要以个人体验为主,没有十分专业和大量的信息。积极情感有,强度低。
(9)审美体验:发生频率中
根据内容决定,积极偏多,强度低;消极较少,强度低。
(10)道德体验(赞赏、荣誉、幸福):略。
(11)理智体验:发生频率高
发现有用的信息会收藏或者深度挖掘,发现喜欢的人会特别关注发展关系等。积极情感存在,强度高。
3. 提出体验的创新目标。
(1)兴趣体验:微信应该帮助用户找到找到兴趣圈子、探索更加深入的知识,通过兴趣结实陌生人并且从线上通过参加线下活动,为具有相同兴趣的人提供变成熟人的服务。可以借鉴贴吧、群、话题等概念。
(1)影响力体验:微信应该帮助用户,被很多人所知道,拥有更多的关注者,收获自己的影响力。其中的重点是搭建传播的途径和互动反馈机制。
(2)成就体验:每一个发布自己所做的事的图文的人都有完成事件的成就感,发送的内容不尽相同,可能是自己做的美食,自己的作品,搭成旅游的目标。图片与众不同的排版与布局,文字有趣的记录方式,完成人物每一步骤记录的详细程度都会对成就感产生一定的影响。微信应该为用户提供更高级的编辑工具来帮助人们详细记录,有趣排版,便捷的达成发挥创意、体现个人格调的方式,在一定情况下限制了用户获得更高成就感。
三.寻找思路:发掘有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情景
围绕情感体验目标:兴趣体验、影响力体验、成就体验,分别列举人们常见的活动场景,描述行为细节,包括爱好的、习惯的行为。分析哪些具体情境提升了体验、哪些不利于体验。最后,提出值得借鉴的创新思路。
1.兴趣体验
(1)常见的生活情境:相关性推荐。看了电影《哈利波特》,自己制作主人公从小到大的影片剪辑。
分析:现有素材创作是关键。对电影中喜欢的角色进行整合再创作,在原有的素材基础上产生新奇的东西,引起相同爱好的人的共鸣。
思路:基于兴趣的产出合集代表了我们的爱好特长,是最有特色的个人特点,也是最能给他人带来新奇感体验,是个人魅力的展示方式。
(2)常见的生活情境:看了哈利波特的电影,喜欢里面的神奇的食物,就会根据书中的描述和电影里面的画面,自己尝试制作。
分析:结合周边是关键。粉丝往往会爱屋及乌,对电影相关的一切细节和魔法世界的现实体验都十分饥渴。通过自己的创意,产出一些与电影有关的东西,比比多味豆、巧克力蛙、黄油啤酒、南瓜汁等。
思路:结合特长与爱好,将自己的产出展示在站台上,充满情趣又与众不同。
2.影响力体验
1)常见的生活情境:感叹厉害。初次见面,在场成员都要进行类似我是谁(基本信息),我能够,我希望的自我介绍来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有些人的自我介绍,一听就让人感觉很厉害或者很特别,很想要深入了解他或者和他组队。
分析:展示厉害。影响力的先决条件是跟人本身很有魅力,能吸引到他人。
思路:个人名片。给自己贴上一些标签,让陌生人快速了解你的特点;展示自己的厉害之处,让更多的人成为你的关注者。
2)常见的生活情境:获得千万粉丝。用户利用抖音的工具精心制作搞笑视频,得到粉丝的关注点赞和评论,更加有动力继续上传视频得到流量赢得商业合作机会。
分析:利用简单易学的优秀工具,满足成就和兴趣;利用观众好奇提供互动工具,提升成就和影响力体验。
思路:提供简单易学的优秀工具和作品传播渠道。
3.成就体验
1)常见的生活情境:设计师将作品放到behance上。Behance有便捷添加各种形式的素材和排版的工具,便于记录;同时发表的作品可以被全世界搜索到,好评度高的会被挡在比较前面的位置;设计师们还可以在网站上评论、点赞、收藏。
分析:个人展示舞台。酒香还怕巷子深,不展示自己就不会被别人知道。影响力的获得需要解决记录、传播和反馈的问题。
思路:打造个人展示自己的平台,提供便捷易用但是功能强大的编辑工具、所有人可见的展示机制和高质量点评的话题社区。
3)常见的生活情境:分步记录。从新鲜的蔬菜到切好准备下锅到摆盘上桌,刀工、火候、配色、调味,每一个步骤都展示了厨师的水平,成就感一点一点累积。
分析:阶段性分步展示。行动产生结果就会获得成就感,细化其中的过程就会详细记录其中遇到的困难和付出的精力,成就感就会得到加强。
思路:步骤编辑工具或者模板。做菜从准备新鲜食材到切碎、下锅、装盘的过程细分拆解,即使最后口感不知,但是见证过程就满足成就感。提供不同时间的基本步骤拆分模板,可以帮助用户记录每一个步骤和细节,同时排版推荐还可以展示用户个人的方格和调性。
4.总结思路
将围绕自我介绍(名片)、个人展台、相关性推荐为主要情境展开创新,活动分享和分步记录作为辅助情境。初步规划改变:我、发现、通讯录三个板块。初步设想如下:
“我”:名片(从专业、兴趣、学历等各个维度的个人特色标签,营造陌生人加好友第一印象);个人展台(分门别类记录自己作品、生活、旅游等,综合细致的展现个人能力);收藏(按照内容类别和文件格式和时间三种方式来分类);我的足迹(历史记录)
“发现”:推荐(按照我的历史搜索记录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圈子、热搜帖子);关注(我关注的圈子或者人的动态及时呈现,分类,通知类、活动类、学习类、兴趣类、工作类等等)
“通讯录”:潜在好友(关注的内容产出主人、与专业相关的潜在人脉资源、有许多共同好友的人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