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为上
这三位总管都是实力派,他们一造反,大半个北周都骚动起来,杨坚要想平定这三方叛乱,并非易事。
在当时北周政权内部,他面临着两大困难。
第一,如何壮大自己的实力。
杨坚和三总管之间展开角逐,究竟谁输谁赢,有一批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是北周的元老重臣,也就是关陇贵族集团,这些人支持谁,谁的赢面就更大。
这个集团的代表人物名字叫做李穆,他是北周的开国将领,当时担任并州总管,而并州就夹在尉迟迥和朝廷中间,所以他的选择非常重要。
李穆很有可能选择尉迟迥,因为李穆和尉迟迥是一起打过仗的兄弟,战友友谊非常浓厚,尉迟迥一起兵,就派人拉拢李穆。正当正当李穆犹豫时,杨坚的使者也到了。
杨坚先后派了两个使者,柳裘口才很好,负责以理服人,但光以理服人还不够。第二个使者是李穆的儿子李浑,在都城担任侍卫,杨坚特意把他派到并州,让他做父亲的思想工作。
按照一般的做法,要想让父亲就范,就把他的儿子抓起来做人质,但杨坚没有这么做,反而主动把李浑送到了李穆的身边,走感情路线。
果然,李穆最终选择了投靠杨坚。
杨坚不仅实力大增,而且有了李穆的政治影响力,一大批北周元老都来投奔杨坚,杨坚在政治上就占优势了。
第二个困难,如何稳定军心。
杨坚刚刚解决完李穆问题,前线又出事了。当时有人传信说,在前线和尉迟迥对垒的大将韦孝宽病倒了,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韦孝宽手下的三员大将接受了尉迟迥的贿赂,政治立场不坚定,可能会临阵倒戈。
杨坚赶紧找来心腹刘昉和郑议,和他们商量是不是应该把前线的将领调回来。李德林说可千万不能这么做,因为受敌方贿赂,这是一件虚实难辨的事,一旦临阵换将,前线上至韦孝宽,下至各个将领,都会人人自危,自乱军心!随后建议派遣一个监军到前线去,防范前方将领轻举妄动。
杨坚想派刘昉和郑议去,但这两个人一听说要上前线,全都找借口,坚决不去。
恰好有人毛遂自荐,他就是丞相府的管家高颎。高颎原本是杨坚岳父独孤信的手下,当年宇文护专权,逼死独孤信,独孤信的很多门生故吏都纷纷变脸,断绝了和独孤家的联系,唯独高颎不离不弃,和杨坚的夫人独孤伽罗保持正常往来。
高颎在前线不辱使命,很快就稳定了前线的军心,而且高颎凭借自己的才智,还担任了将军韦孝宽的军师,第二个困难就解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