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
上篇说到杨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如果跟着宇文护确实有前途,但宇文护是权臣,和皇帝作对,这不符合伦理道德,而且更重要的是,杨坚的岳父独孤信是被宇文护害死的。于公于私,杨坚对宇文护也没什么好感。如果跟着皇帝,皇帝目前不掌权,且只能自保。
杨坚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父亲杨忠说:“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就是说两个婆婆之间最难做媳妇了,你还是哪边都别靠吧。
杨坚对宇文护不冷不热,若即若离。杨坚这样的表现,当然让宇文护很不满意,于是杨坚就在一个小小的岗位干了八年。
他内心非常失落,别人给他的评价都是“儿当大贵”、“非世间人”,杨坚也以为走上仕途后,就能出人头地。结果呢?整整八年,耗在在一个职位上。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杨坚仕途失意,公元568年,他的父亲杨忠去世了。这无疑是个打击,父亲的死,不仅意味着杨坚失去了最重要的亲人,更意味着他失去了一座政治靠山。
这时候的杨坚真所谓是山穷水尽,自己得罪了权臣宇文护,能保护自己的人也不在了,接下来连命能不能保得住都是个问题,还敢求什么出人头地、大展宏途?
柳暗花明
命运在这边关上一道门,也会在那边开一扇窗户,就在杨坚觉得自己人生无望的时候,北周政局发生了一件大事,让他看到了柳暗花明的希望。
原来是北周的皇帝周武帝忍辱负重,终于把权臣宇文护杀了。
宇文护的死,让杨坚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周武帝掌权以后,不仅重用杨坚,还在公元573年,让他的太子宇文赟纳了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妃子。杨坚不仅是随国公、大将军,还是皇亲国戚,马上就位高权重了。
展露军事才能
周武帝杀了权臣宇文护以后,马上把目光投到了对外战争上。在做了一系列准备以后,周武帝马上发动了对北齐的战争。公元575年七月,周武帝调动大军,直抵北齐的洛阳。
在这场战争当中,杨坚担任的是偏师统帅,率领一支三万人的水军配合主力作战。
当时洛阳是一座军事重镇,不仅城墙厚重,而且聚集了大量精兵,周武帝亲自率军连续攻城20多天都没能把这个城市拔下来,后来北齐的援兵到了,周武帝只好撤兵。
周武帝铩羽而归。
杨坚跟着撤,战争开始前,杨坚率领水军顺流而下到洛阳,现在要往回走,那就是逆流而上,船走得慢。这时候要是北齐的军队追上来,很有可能兵败如山倒,全军覆没。
杨坚当机立断,下令把战船全部烧毁,所有人改陆路回撤。这次战役虽然失败了,但杨坚的表现却证明了他能够审视夺度,是一位合格的将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