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想生:“十六字心传”概括为就是存天理去人欲

心想生:“十六字心传”概括为就是存天理去人欲

作者: 心想生阳明心学 | 来源:发表于2023-05-10 07:40 被阅读0次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十六字心传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惟精,这个“精”是挑选、选择,就像我们淬炼,就是精米精面,就是精挑细选,这是“精”。“一”呢,“一”就是本,“一”就是道。老子说:“抱一以为天下式”,“一”就是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这个“一”它就代表了是道心。就什么意思呢?你让自己活在道心里面。如何让自己活在道心里面呢——就是要去人欲啊,就是你不能人心惟危那怎么办呢——允执厥中。

允执厥中。允是诚信的意思,就是真诚、诚意,诚意的执,执就是持。就是我们说的持戒,“执”就是手里拿着,明火执仗,就是持。就是诚意的让自己去执、去持,持什么呢——中。厥是语气词,其,就是我们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那个其。让自己诚意的一直执着“中”,让自己诚意的一直待在“中”当中。“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是“十六字心传”。

“十六字心传”讲的人心和道心是一个“心”。当这个人的心它是充满了人欲的时候,它就变为了人心,所以它给你带来的都是危险,它给你带来的都是各种人生的困境;那当你这颗心没有了人欲,那这个时候它就是道心在运作,“道心”在运作它是悄悄的,你觉察不到的它在运作。所以这个时候你要惟精惟一,你让自己要一直呆在道心当中。这就是允执厥中。所以这“十六字心传”概括为就是存天理去人欲

心即理也,它是定海神针所以这就是跟大家说的——心就一个。朱熹的错误认为心是两个,有人心,有道心。而我们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认为心有两个,很多的修行也是认为心有两个,这个对你带来的困惑就是你永远无法明心,那你永远不会懂一心三藏,你懂一心三藏这些统统破。所以跟大家说为什么一心三藏很重要,所以一心三藏,心即理也,它是定海神针,所以你不会被带偏。不管你在外面经历多少修行,或者看到多少修行的方法,你有了定海神针,你不会跑偏。

——节选自《传习录》第33集之非有二心

相关文章

  • 存天理去人欲

    王阳明的心学主旨只六个字:“存天理,去人欲”。简单说天理就是内心联结宇宙间的大道,人欲就是不合适的欲望。 我以为必...

  • 如何体认私欲(案例长期更新)

    一、为什么要体认私欲 私欲即人欲,为学工夫就是体认私欲或人欲的工夫,判别自己所行所思是否符合天理,然后实行存天理去...

  • 十六字心传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人也,心,所思想也,人心,玄而难言之性也。道心皆似。惟,上下相引。危...

  • 十六字心传

    人心惟危 道心惟 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 人心惟危:意思是指人心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很难具有常性,所以人心是最具潜藏...

  • 王阳明:存天理去人欲万事可成

    存天理去人欲, 是王阳明对人心与生俱来的七情六欲的态度,是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的,存了一份天理就去了一份人欲,做到存...

  • 《活法》读书笔记1

    第一章 实现理想 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相由心生”、“心想事成”。 1.“相由心生” 说的就是...

  • 文章目录

    一、推荐文章 存天理去人欲确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https://www.jianshu.com/p/9ed45af...

  • 习阳明心学,传国学智慧,助力文化强国

    《传习录》第87则:问: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而后志定? 曰:然。 立志:念念存天理去人欲就是立志(...

  • 尧舜十六字心传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这句话来自荀子的《劝学》篇,我们...

  • 《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14

    在程朱理学体系中,有一个仿照佛教心法的“十六字心传”,这个心传从《尚书》的一篇文章《大禹谟》中摘取了十六个字:人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想生:“十六字心传”概括为就是存天理去人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id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