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线上倾听小组练习,我从不想说话,只是随便听听,到认真倾听,到最后话很多,感受到自己能量的提升。突然对自己有了好奇,这个过程我发生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让我做出不一样的行动?
首先说说“讨好”这个话题,作为观察者倾听访谈者和明星的对话,我对于“讨好”这个应对模式有更多的看见——
第一种认为“讨好”不好
就旧有的观念里认为讨好别人是不好的,在观念上认为那是一种“阿谀奉承”的感觉,特别指对领导讨好。会讨好领导的人,有可能就会青云直上,不会讨好的人好一点原地踏步,糟一点可能被“贬”,当然领导不同这也不绝对。
又比如“讨好”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可能演变成“宠溺”,那就太不好了,所以,一般持有观念不能顺着孩子。
还有一种讨好自己,你一定不同意,讨好自己怎么不好了?比如说:你的肚子明明已经饱了,可是当看到美食的时候,你就不自觉地讨好味蕾,这么好吃的东西,不吃太可惜了,不顾身体的需求,还是吃了,还吃撑了。讨好自己的味蕾,有可能伤害了身体的胃或者其他器官。
第二种认为“讨好”也不错
比如:“讨好”领导这个事儿,可能就是顺从领导的兴趣,牺牲了自己的时间或者意愿,但是满足了自己内在的另一种需求:被领导看见,得到领导的赏识,获得更多的机会,这么一想“讨好”也挺好的。
又比如:“讨好”孩子,给予孩子一些满足,同意他的要求去买一些你不喜欢但是他很喜欢的东西,这个过程看到他开心的笑脸,自己也开心了,内在获得一些满足,就是和孩子的关系更近一些。
再如“讨好”自己的味蕾,进食美味,当下会产生一些多巴胺,让自己愉悦,不得不说是一剂良药。
这么一看“讨好”这个应付模式也是有双面性的,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只是在做这样应对模式时,是有觉察的,能够自我负责,那么它就是好的。
其实,“讨好”应对模式的背后都藏着一份爱,可能是对自己的爱,可能是对他人的爱,可能是对环境的爱。
我在倾听的过程的学习是看到自己对讨好的不认可,都是否定的,看不见它背后的爱,而是看到更多的“不够好”的声音,认为对方的讨好,是因为“我不行”的信念在作祟。
我更改下信念:每一个讨好的背后都在满足一个期待,那是对爱的渴望与联结。
我能量的提升就在于我看见了“爱”,我看见了“我本可以有选择”、“我可以自我负责”。
带着觉察,在每一天的生活事件里,观察自己的应对,倾听内在的声音,给到自己的影响,联结自己的渴望,自我负责,爱自己,接纳自己。
立秋早晨的太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