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87894/a9e35f5fd8cf6129.jpg)
推荐等级:3颗星
我觉得本书的副标题“美国股市内幕信息及腐败”更能反映它的主要内容。作者丹·莱因戈尔德是资深的证券分析师,曾经供职于几家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美林、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该书既是关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美国金融证券状况的分析报告,又是一部充满个人色彩的传记文学。如果大家对于华尔街光怪陆离生活的种种细节不是很感兴趣,而急于知道结论,我建议略过正文,只看后记即可。
一、金钱至上
作者最初非常喜欢华尔街的工作,富有新鲜感且极具挑战性。他认为理想主义者一旦进入节奏缓慢的官僚机构,他们身上就会发生一些变化。他们进来工作时是抱着改变世界的想法的,但这帮家伙随着理想淡化,变得越来越玩世不恭,后来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官僚。他们不再渴望改变世界,他们将在原地踏步直到退休。
华尔街是个到处充满诱惑的地方,金钱充斥着每个角落,其数量之巨,难以估测。这里的一切——人们的地位、人们的自尊、人们的过去和未来都由金钱衡量。作者有一次归还了数百万美元的错账,却没有得到半句夸奖。原来华尔街上无所谓是非对错,诚实不会令人啧啧赞叹,人们反而对弄虚作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二、顺势而为
永远不要站在一波大牛市的反面,也不要站在一波大熊市的反面,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能把你压扁,不管你的洞察力如何敏锐,你的分析如何有道理。在作者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分析师从默默无闻的书呆子变为富有魅力的明星和呼风唤雨的巫师,再变为可怜的贱民,其实都和特定的时代分不开。
分析师是一个矛盾的角色:有的银行家希望分析师为他们的客户公司发表看涨报告,有的避险基金是在做空某些股票,他们希望分析师对这些股票进行看跌分析。还有内部的操盘手以及零售经纪人奋力争取分析师将他们感兴趣的股票纳入价值分析范围内,他们竭力想得到能使该股价上升或下跌的分析评价,从而得到大量产生佣金的交易。
作者已经成为顶级分析师后,他开始讨厌当时的工作状态,四周全是谣言、泄密和私下的指导。他整日奔波于打听小道消息,纠缠于是是非非,因为正是这些决定了股票的走势。本应该用来与商业对手、客户及供应商洽谈业务,推动公司发展,推测市场行情和动态的大好时光,却用来挖空心思地探究谁对谁又透露了什么内部机密。
三、输家游戏
通过财务造假成为一时翘楚的世通公司破产了,作者瞬间明白,这不仅是一个公司的终结,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为了赶上这个十足的骗子公司,其它公司采取各种行动,此刻全部成了笑话。事实上凭借光纤电缆和精明的营销来超越世通公司是天方夜谭,你真正需要的是一位只要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就可以改写乾坤的首席财政官。
作者反复提醒投资者必须知道自己正在玩着输家的游戏,不管法律或章程如何改变,投资银行业都充满内在的、不可避免的冲突与矛盾。购买股票的散户不应该幻想股市对大家都是公平的,应该看清他们决不会同专业人士获得相同的信息。这是个内幕人士的天下,并将一直都是。
散户不要购买个股,因为内幕人士拥有着太多不公平的优势,股市当中的信息永远是不平等传播的。一些拥有特权、又有才干的专业人士总是能够捷足先登,比别人早一步琢磨出信息来。在这种环境下,投资散户就像一个没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去与服用兴奋剂的对手相抗衡。
四、善念犹存
作者不同于他的许多同行,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底线:决不推荐那些我不愿意推荐给我的父母和朋友的股票。当纽约世贸双子大厦被恐怖组织袭击后,作者突然意识到我们对工作和事业的痴迷在这种悲剧面前变得毫无意义。多年来的股票分析、股票精选、互相竞争,这些真的重要吗?
强制执行有关内幕交易的法规,虽不能完全消除,但至少可以缓解消息不平等传递的局面。不过散户投资者应当假定他们得到的个股信息和建议是过时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体现在股票价格当中。只有极少数关系网发达、舍得出大价钱、交易量大的机构可以及时得到最充分的信息。
在作者看来,普通投资者最好购买宽基指数共同基金。书的结尾处如此写到:华尔街被人严重地操纵着,除了少数在华尔街享有特权能够出席某些特别会议的人,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情况都是不利的。如果大家从本书中得到了什么,作者希望获得的就是这个不幸的事实真相。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见证了华尔街的欣欣向荣和血雨腥风,作者不无悲凉地提醒普通投资者——这是一个极不公平的竞争,聪明才智决定不了输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及推荐,务请读者基于个人独立思考,自行作出投资决定,如有损失,概不负责。
(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