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经济学小白来说,里面有很多是我很难理解的概念和定义。而且说实话,经济学是一门我们能够称之为学问的学科,总有种高高在上,脱离生活的感觉。不管怎么样,我还是硬着头发学了点皮毛。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涉及经济学知识,比如作为一个老百姓,我们当然首先关心的是我们的钱袋子如何增值,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利息从何而来;又或者是大家最关注的住房问题是否得到妥善的解决,那么我们可能就会特别关注廉价保障房的信息;还有就是我们的工资是否满足我们的最低需求,收入能否去满足我们的生活。这时候,我们关注经济是怎么与我的生活做连结,而经济学确实能够给我们不少的启示。
首先,经济学会带给我们多角度看世界,换个角度看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跟你想象中的截然不同。很贴合我们生活的例子就是:利息从何而来。这是一种我们生活在经济社会里必不可少的事物,几乎每一个人类个体都在关注的事情,但我相信应该不少个体在接触经济学之前,都是简单的以为,原来放在银行的钱会生钱。但是在《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里告诉我们,其实放在银行的存款之所以会产生利息,主要是跟人类的时间偏好有关,人类都有希望能早点消费的心理,而不愿意推迟消费。那么现在如果是有人为了让手中握有现金的主人放弃即时消费,那么就应该提供补偿给他,意思就是给与一定的利率,这时产生的利息就是补偿,所以补偿是利率的基础。原文是这么说的“未来越是不确定,补偿就越大;消费推迟得越久,补偿也越大,不耐是利率的基础,未来越是不确定,接受期货的人索要索取的补偿就越大,这时候利率就越高。”所以存款之所以会增长,其实并不像我们种在稻田里庄稼,会长大,而是跟人类不耐的特性有关。那么以后如果我们当自身需要去估算一个未来的利率,我们是否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出发点?
我们总以为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但是经济学会告诉我们,其实有时候好人会做坏事,而坏人也会做好事。就拿价格管制这件事来说吧,先从字面上来说,价格管制就是价格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这种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最熟悉的、受到的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廉价保障房,我们都知道房子对于寻常百姓家那是一件可能是为之奋斗一生的大事,能够申请廉价保障房对于普通百姓那就是天大的喜事。然而,《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里告诉我们的,房子不可能像手表、铅笔、可乐那样的标准品一样,产生的效应大同小异,因为在地理位置、交通、配套、学区、治安或者周边未来的规划都有着差异性,那么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每一套保障性的住房都是会有差异化,的确,廉价保障房的出现对房价是有一定抑制效果,然而是否会产生房子以外的一些竞争呢?身边就有朋友这样说过,几年前申请到了廉价保障房,但是由于房子离公司太远,上下班非常的不方便,所以几年下来,一直没有住上适合自己的廉价保障房,那么这时我们不禁反思,到底是应该为了房子放弃现有的工作,还是继续寻找适合自己廉价保障房?这时,廉价保障房就没有(至少对于朋友)这样的群体起到作用。
另外,经济学能帮助我们看见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今天打开新闻,我们会特地留意一条信息,大大的标题上写着:某地的最低工资水平是**,可能很多人对于这个工资水平是不屑一顾的,然而大家是否都忽略了,对于不少靠着这个最低工资水平养家糊口的劳动人民来说,这就是一个对于他们生活的一个保障。但是,当我们换一种思维来思考,是否又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呢?经济学里有个需求的第二定律,说的是人都是有弹性的,人是会寻找对策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能找到的对策越来越多。假设目前有些企业主,在无奈之下只能按照最低工资付给这些员工,在现在这个人工智能推行的社会里,也许有一天,企业家能够找到一款替代原先人工的机器进行替代,而且成本也更加低廉,又或者除了人工,还有更多的方法方式能够提供给企业主解决问题,那么此时的最低工资水平其实就已经偏离了初衷,所以借助经济学这门科学,我们能看到更潜藏在冰山角下的东西。工人没有更多讨价还价的余地,因为最低的工资标准就摆在那里。
以上只是我作为一个初涉经济学小白的一种简单的认知,其实经济学给我们带来的作用远远高于作为我这个经济学小白的认知。但是至少我在意识到利息是由于人类身上的不耐导致的,如果我希望获得高点的收益,那我再耐心点好了。知道了廉价保障房并不一定就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最佳方式,那我会思考,什么样的才是能解决自身住房问题的最佳方式。最低保障工资原来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单纯的把经济学当成一门学科,那么它永远就仅仅是一门高处不胜寒的学科,但是我可能永远不知道,是因为我自己在心理把它进行了划分而已,其实很多生活里在我身边的民生问题,其实就是经济学想告诉我们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