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一种神秘感。
每个人都会结合自己的经历有自己的看法,你认为这个东西是这样,但别人不会这样认为,他们会从他的角度去进行审视,然后得出他们的结论,不能简单的定义。在我看来,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好事,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跟我们一样,保持一种神秘感是一件好事。
2,借用文章里面的一些话:
德国设计师Rams总结过好设计的十个原则:
1.好产品富有创意,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
2.好产品是有用的;
3.好产品是美的;
4.好产品是容易使用的;
5.好产品是很含蓄不招摇的;
6.好产品是诚实的;
7.好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
8.好产品不会放过任何细节;
9.它是环保的,不浪费任何资源的;
10.尽可能少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张小龙说微信只是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使得我们不会去做很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情,当我看到这些话的时候,我联想到我的人格修养,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一个活的,产品某些时候需要克制,那人在交往的过程中是否也需要克制自己的言谈举止,懂得一种距离的把握,我做的很不好,所以才需要以后更加的注意,这样才能不失人的一种美感。
3,很多时候,当你对一个优秀的人说出来的大道理开始抵触反驳的时候,你就堵死了走向最好的那条路。
4,当一个平台开始造福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这也是我所秉承的原则:以人为本(《管子·霸言》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任何东西,企业,产品,艺术,只有赋予人的意义,并被人所喜欢,依据张小龙所说的造福人,它才具备了前进的动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5,从张小龙的演讲中,我能感受到张小龙的人格魅力和人文修养,从他的演讲中看的出来,他有读书的习惯,并且也有自己的某种信仰,对美也有自己的追求,这让我联想到乔布斯。那我就在想了,若身为一个管理者,我又该如何去管理这种人呢,假如我是马化腾,我该怎么办?我觉得要给予优秀的人,充分才能的释放空间。那以后我怎么去定义一家好的公司和优秀的管理模式,或许能给优秀的人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就是最好的管理方式,只是实际该怎么去做或许还需要我去慢慢的摸索。
6,张小龙说做过游戏的人他们的思维很受局限性,他们会把一些APP的游戏照搬过来的,反而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可能把他的想法融入进来变成从来一种没有见过的游戏内容,当我们的游戏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创意的时候,并且让这些创意得到它应该有的回报,那么我们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变得很有价值。
这句话让我联想到最近转型的产品经理,就是做久了产品经理的人很容易陷入一种产品经理的思维当中去,每天分析产品需求......
每天走一种形式主义的路线,喜欢走框架,走表面,而忽略了一些实质性的东西,一些本质性的东西。然后又回到上面的那段话,创意往往来自于那些与众不同,有着自己想法的那些人,跟着别人走永远成不了最好,只能沦为二流,但若能做一个与众不同,跟随自己内心的人你怎么都不会差,说不定就成为一流了。
7,“沟通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设,你说的每一句话,有意无意的,都在希望别人接受你对自己人设的认可。
对于张小龙的这句话我很喜欢,在我看来,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有些搭边,我倒不是说自己了解心理学,只是以前看过某些心理学的书籍,自己有过深度的思考。现在看到之后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然后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又开始在深思,我自己也会时常发朋友圈,而且我的头像,朋友圈的内容,以及社交活动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想把自己内心的人设反映出来,并给予我的朋友,并得到他们以及自己内心的认可。
8,我们对于用户的态度上必须是一种善良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套路的态度。这种善良是一种基于理性之上的善良,如果这是一种非理性上的善良,我认为它是一种愚昧的善良。所以我认为善良本质上是一种能力。
我不只一次的强调“善”在我人生的重要性,我的很多行为都是基于这个词带给我的指导力。不过今天张小龙又给了我新的认识,善良需要基于理性之上,是的!这让我联想到之前在和一个朋友的交流当中,她说善良和初心是要基于历经风霜雨雪之后,那才是真正的善良,不然的话只是“傻”。那结合张小龙的话,或许丰富的经历再加上聪明即所谓的理性会更好一点。但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很难!不过还好,我感觉传承至我的外婆和外公的善良,并不算“傻”。毕竟我年纪也不算小,虽没经历大风大浪,但小风小浪却还算蛮多,自己又看了点书,所以至今我的品性大都没变。这不得不算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