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写作•遇见忘忧社读书
读《从张小龙的4小时间演讲说起》有感

读《从张小龙的4小时间演讲说起》有感

作者: 我是眉尾旋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22:53 被阅读8次

    为什么张小龙看起来并不是在演讲?

    沟通的本质是什么?

    很多品牌选择用故事打动消费者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张小龙的演讲刷屏了。但他看起来并不像是在演讲。

    因为看不到渲染修辞,抑扬顿挫的语气,内容的承转启合,没有段子鸡汤包袱,没有PPT,也没有这些词:

    大小趋势,壁垒,颠覆,裂变,赛道,体系,布局,痛点,玩法,打法,私域,分发,整合,操盘,基因,粘性,护城河,闭环,发力,导流,格局,长尾,垂直,落地,阈值,优化,迭代,敏捷,评估,反哺,渠道,下沉,用户画像,去中心化,降维打击,商业模式……

    他更像在思考,然后清晰的表达。

    四个钟头,三万字。午夜时分演讲结束,摄影机扫过的观众目光中,依旧充满着兴致,并无太多倦意。

    理工科背景出生的他,逻辑清晰,很低调,不是很爱公开表达和公开演讲。

    但这次,他的演讲内容刷遍了朋友圈,同时做到了让亿万用户理解他在说什么。在平常工作中,作为微信团队的“最高统帅”,他还需要通过表达,将思想注入到上千人团队每天的执行落地中。

    他是一个真正懂表达的产品之神。

    演讲中,几十万观众跟随着张小龙的思考,从他的表达中,重新理解了微信,也理解了张小龙自己。

    他通过产品经理的视角,一次次朴素真诚地表达这款产品的价值观。而我们也在他的表达中,理解了微信这个品牌。

    用户(这个词演讲中出现了114次)

    朋友(出现了105次)

    时间(出现了43次)

    希望(出现了37次)

    勇敢(出现了6次)

    美(出现了9次)

    善良(出现了12次)

    真实(出现了18次)

    张小龙在演讲中提到:

    以前我在知乎提过一个问题:沟通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肯定没有答案的。但我后来自己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答案。从一个社交产品的理解来看,沟通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设,都希望别人能够接受。而你理解的人设和别人理解的人设是不同的,所以沟通就是为了让人理解你的人设,接受你自己的人设的设定。

    如果用这个延伸到发朋友圈,那么就是你强硬地通过朋友圈把自己的人设加到你的朋友大脑中。你的朋友圈的每一条信息都是你精心挑选过,对于美化你自己是有帮助的。

    张小龙所说的“人设”,一定程度上就是指“个人品牌”。

    一个品牌向外的表达,往往代表这个品牌的属性。一个人向外的表达,往往代表这个人的品牌。

    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斯说:“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

    其实一言一行,皆是个人品牌。

    这需要你像张小龙一样,认真思量说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精准表达,向外界输出品牌的价值观。

    但“精准表达”并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事实上,人人都可以习得精准表达的“原则”,然后通过“刻意练习”彻底掌握这项技能。

    一、直击人心的精准表达法则:掌握黄金三圈,通过“意义”打动对方

    什么叫“黄金三圈”?,简言之就是下面这张图

    当我们在陈述某件事时,都会习惯从外向内说——先说WHAT(是什么),再说HOW(如何做),很少说WHY(为什么,意义是什么)。因为外层最显而易见,最外层的表达,说着也轻松,听着也容易接受。

    但好的方法总是逆人性的,真正能够打动人的高手,他们的表达方式都是反着来的。

    如果你想打动别人,可以尝试逆向表达——即从内往外,先说WHY,即为什么,意义是什么;再说HOW,如何做;最后说WHAT,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的表达方法更有效?事实上,这背后符合人类的“生物本能”。人的大脑分为三个层次:

    1.最内层的大脑为爬虫类脑,也叫本能脑。这一层大脑的进化已经超过了1亿年了,它毫无情感,只是为了生命最原始的意义——生存。

    这个大脑让我们看到危险的时候就能撒腿就跑,感到烫的时候抽回双手。除人了人类以外,地球上其他动物大多也都有这样一个大脑。

    2.最外层的大脑皮层,又叫“新皮质”,俗称理性脑,这一层脑具有高阶认知功能,是神经元细胞最密集的地方,更多控制着我们的逻辑能力,以及理性思考能力。理性、图形、语言、逻辑思维,全是它负责。

    可口可乐全球营销副总裁拉米拉斯曾在《情感驱动》一书中说:

    人生最重要的决定,包括我们跟谁结婚,为什么买房、买车、买裤子甚至买手表,不是理性脑驱动,而是通过情感大脑做出的:大脑最常发生的活动就是情感活动。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品牌,乐于用故事来打动消费者,归根到底是在尝试触动他们的情感大脑,从而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实现品牌溢价。因为人们愿意为情感支付额外的费用。

    海尔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就是张瑞敏砸冰箱。

    故事是这样的,1985年,在海尔库存400多台的冰箱里,被检出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

    职工们提议,折价内部处理,但张瑞敏反对:“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最后她坚持把这76台冰箱全部砸掉。

    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是800多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很多职工边砸边流泪。正因为这个故事,海尔一直给人的印象都是质量过硬,值得信赖。

    比起有些品牌,每年砸上千万在广告,吹嘘自家品质有多好,然而消费者却已麻木。倒不如来一个简单生动的故事,更能直击人心,让人记忆更深刻。

    而当你列出缜密严谨的数据、图表时,只能刺激大脑皮层,让对方进入理性思考的状态。

    但当你阐述价值、意义,告诉人们“WHY”时,更容易打动到情感大脑。

    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高明表达中,人们认同的往往不是方案,而是传达的信念。

    正如乔布斯在挖百事可乐的总裁约翰·史考利时,告诉他的,不是自己的产品有多棒,而是问了他一句话:“你是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跟我一起来改变世界?”

    二、直击人心的精准表达法则:用“汉堡包法则”让听故事的人欲罢不能

    故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教育的基础,宗教的基础,都来源于一个又一个故事。要想打动对方的情感大脑,让对方按照你的意愿行事,讲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直击人心的故事,往往是最佳策略。

    既然故事是构成“精准表达”的关键,那如何把平淡的故事讲的出彩?讲的让听众有兴趣听,而且欲罢不能?

    何可以试试“汉堡包法则”。

    汉堡包,上下两片面包,中间一块肉。

    迁移到故事中,就是先讲上面一块面包(前置情景),再讲下面一块面包(后置结果),留出中间最想抖出的肉,这样就会成功调起对方的“食欲”。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狼来了”的故事,原始版的《狼来了》故事,只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时间顺序发展。这样平铺直叙的故事,很难吸引到听故事的人。

    如果将这个故事用“汉堡包法则”来讲会是什么效果?

    先讲上面一层面包(前置情景):

    有一个村庄,他们的后山上,经常有狼出没,所以村民们一致约定,有危险就喊帮忙,大家都要上去帮忙。这是一群善良又朴实的村民。所以每一次,他们都能齐心协力把狼赶跑。

    再讲下面一层面包(后置结局):

    可是,有一个放羊娃,有一天放羊的时候,狼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村民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可是,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后来,放羊娃的许多羊都狼吃了。

    最后点出中间的“肉”:

    中间到底发生什么了呢,本来互帮互助,而且又善良的村民,为什么那天不帮助那个放羊娃呢?

    “汉堡包法则”中,前置情境和后置结局往往会形成一个冲突,冲突引发悬念,这会让你的沟通对象欲罢不能,想听你讲解故事中你想突出的重点内容。

    由于人类独特的认知能力,在解答的过程中,好奇心会变成一种求解欲,并在求解的过程中打动情感大脑。同时你也会通过这种“精准表达”,打动你的沟通对象。

    当然,如果你想让“前置情景”和“后置结局”引发的悬念更加吸引人,你可以将每次抖出的“肉”,提炼到小而精,不要留出一片,而是留出一点。

    为什么要留出一点,而不是一片?因为人的大脑,天然具备“知觉整体性”的特点。

    比如,我问你中国有多少个省?正确答案是34个省份,现在假设,你回答了33个,只差一个说不出来,想了很久,这个时候,你什么感觉?

    你肯定很想马上知道,就差一个说不出来,你想把这个小坑补齐的欲望就特别高。你可能立马就得拿起手机查一下,要不憋得慌。

    但是,再问你非州有多少个国家?

    正确答案53个国家,但我想大多数只说几个,剩下的几十个都说不上来。请问,这时候还会想着拿起手机来查一下吗?

    发现了吗?当缺口越大的时候,你想把这个缺口补齐的欲望反而没有那么强了,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坑了,而是一个洞,补齐一个洞,需要调用大脑太多资源了。

    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懒,能不动就不想动。

    说到这,你应该已经猜到让大脑有兴趣的基本逻辑是什么了,就是千万不要给大脑留一大片的无知区域,而要留下最重要的一个小坑。

    三、如何成为精准表达的高手?

    想要成为精准表达高手,有可能吗?答案是有的,方法就是刻意练习。但大多数人并不懂“刻意练习”的精髓。

    刻意练习是迄今为止最强大高效的训练方式,但在练习之前,你要先建立“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就是说在思考事物时对应的心理结构。

    能欲点说,你也可以把心理表征理解成一种“模型”。如果你理解了文前提到的“黄金三圈”,那么它就会成为你的一个“心理表征”。

    而当你不间断地、有目的地刻意训练自己使用“黄金三圈”的方法,就会让这个“心理表征”越来越固化为你的一种心理结构。未来遇到同类场景,大脑就会调用这个结构,形成条件反射,以做高效应对。

    而精准表达新手与高手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他们在遇到同类场景时,大脑能否高效调用足够精准的“心理表征”。

    没有人天生是高手,但通过刻意练习掌握足够多且有效的“心理表征”,人人都可以成为精准表达的行家!

    悟:

    1.个人品牌的重要性. 如果你想打动别人,可以尝试逆向表达——即从内往外,先说WHY,即为什么,意义是什么;再说HOW,如何做;最后说WHAT,是什么。就是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问出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在一问一答中,会传递很多信息在其中,在很多高明表达中,人们认同的往往不是方案,而是传达的信念。

    2.利用“汉堡包法则”讲故事,故事最能打动人,有的人会讲故事,有的人有好故事,可讲的并不好,这得需要构思讲故事的出发点。从本文中,先讲前置情景,再讲故事结局,相当于我们写文章的起因后果,把经过放在最后,就是汉堡里的“肉”要慢慢抖出来,吸引读者有兴趣看。

    “汉堡包法则”中,前置情境和后置结局往往会形成一个冲突,冲突引发悬念,这会让你的沟通对象欲罢不能,想听你讲解故事中你想突出的重点内容。

    我理解的是把高潮部分,最能问为什么的问题留出来,那片肉让作者一点点向外拉,你才能吃到。吃一点不过瘾,只有继续去尝试,才能吃到美味。你的故事也就完美读完。

    3.精准表达的要求就是要刻意练习,当我们不间断地、刻意的每天练习,就能把这种动作和模式记在大脑中,就是熟能生巧,如卖油翁中的“无他,手熟尔”。说话、动作、模仿等都可以做到刻意练习。经常做反复练,就能做到精准表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从张小龙的4小时间演讲说起》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dh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