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阅读,很多朋友都有一个疑问:读了这么多书可是什么都记不住怎么办?我也曾被这个问题困惑多时。网上有的文章说记不住不要紧,哪怕能记住百分之一也是收获。我认为这样的回答实际上是在回避问题,并没有给出任何解决方案。
经过实践,我逐渐摸索出加深阅读印象的关键,那就是不要满足于信息的输入,而应当更加重视信息的输出。如果你能在和朋友闲聊时引用某本书中的内容,那就说明这本书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用书中内容佐证自己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种输出。
在我看来,输出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在每一次层次我都会为大家推荐一个好用的工具,以便促进记忆加深,三个层次之间是递进关系,建议由易到难,逐步操作。
第一层次:通过思维导图搞清论点和结构
明确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读懂一本书的关键,而分析一本书的结构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这两点对于加深阅读记忆至关重要。在这个层次,我们只需要做到尊重原著,原原本本的还原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结构即可,也就是要把书看“薄”。并不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所以这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绘制思维导图是将抽象思维形象化、具体化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一本书的核心论点,梳理书中的每一条线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准确复盘作者的写作过程。通过自己动手绘制思维导图,我们将获得对于一本书更加清晰的整体认识,也更便于记忆书中的观点。避免被书中庞杂的论据搞的晕头转向,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强烈建议每读完一本书后都手绘一张思维导图夹在书里,这样无论在复习或者需要查阅时都能事半功倍。
小说这种文学形式也许不太容易找到论点,但我们可以分析故事线索,在每一条线索上标注出关键人物,再通过关键人物扩展关键事件,这样小说的大致脉络就提炼出来了。《穆斯林的葬礼》是典型的双线故事,可以用这本书尝试一下。另外,在读《百年孤独》时,因人物众多且名字又长又相似,给我造成了巨大的阅读障碍,通过绘制人物关系图(也算是一种思维导图吧)来梳理故事线索,明显提高了阅读效率。
第二层次:通过读书笔记表达自己的观点
阅读的输出是指:将书中的观点转化成为自己的认知,贵在能提出独到的见解,从而指导工作生活。毕竟无论多么伟大的作者都会被他所处的时代或地域所局限,教条主义者通常习惯于将别人的思想不经改造就照搬照抄到自己的实践中去,这无异于刻舟求剑。
写读书笔记,能够帮助我们梳理总结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观点,并以文字为载体表达出来。无论想法多么幼稚、多么不成熟,我都建议大家将它写下来,哪怕是随手记在书的边边角角上,当你重读这本书时,就可以回忆起多年以前的自己是如何思考的,看到当年自己的想法和如今有什么不同。
刚开始,直接写出一篇整体性的读书笔记的确有些困难,从书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某一观点,或者触动到我们的某一句话入手,或许会更容易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某一观点做进一步阐释,聊一聊为什么它会让你产生共鸣,把这些写下来,一篇拥有你自己思想的读书笔记也就水到渠成了。反之亦然,如果你不认同书中的某些观点,那为什么不能把作者当成辩论赛的对手去反驳他呢?我倒觉得一篇有深度的批评文章要比一味地溢美之词更有价值,批评永远要比赞美更需要理性、独立的思考。如果你读的是一本小说,改写或续写也都是表达自己观点的好方法。
第三层次:通过演讲分享实现信息的转化
现在,思维导图和读书笔记我们都有了,怎样才能将它们结合起来呢?在读书会上以演讲的形式将其分享出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条件允许,加上PPT予以配合,那么效果将会更好,罗振宇的一年一度的跨年演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要知道,写作和演讲是两种完全不同表达方式。写作时我们拥有充足的时间去深思熟虑,即使写错了也可以不断地修改调整,而演讲则要求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阐明自己的观点,争取听众的理解和支持,最重要的是,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因此,必须做到牢记书中的观点,并且力求自己的观点简单明了,引人入胜。
一次成功的演讲少不了前期精心的打磨,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这一过程,也同样是我们将书中内容进行深层次加工,将其改造成为自己思想的过程。如果能够顺利完成一次演讲,结合书本内容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且成功说服了听众,这本身就说明我们已经真正理解消化了这本书。记住书中的内容自然不在话下,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以上就是我针对“读书记不住“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你能依照上述三个层次,利用好思维导图、读书笔记、分享演讲这三样工具,真正做到阅读的输出,我敢保证,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