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丽江的审美模式
古城玩的是感觉,可感觉得B面是什么,我一直没想明白。当我看了《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一书,一联想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想到了丽江。B面是美!看得见的美!这些年困扰我的问题终于被美统统化解,吔!古城的老房子是所谓现代文明的钉子户,在钢筋水泥里显得异类。纳西房子活在时代之外,这些木建筑的美,你看见了。当走路都成为奢侈的年月,至少还有路,还有五彩的石板路。一些回声,一种感觉,直逼心灵。古城是一个可以走路也必须走路的地方,曲折的小巷在纳西房子里显得意味深长,美。房子、小巷、流水、小桥这些元素一组合,想一套超级组合拳,美得让人晕头转向,初来乍到的人会迷失的,你知道的。

小巷哪里都有,但要是人发呆而且效果好的话,起码得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要古老,才有历史感;第二要悠长,容易致呆;第三周围环境要不太熟悉,联想不会俗套;第四岔路要多,随时准备迷路。有个补充条件十分重要:没狗,咬人的那种!古城的小巷恰好如此,正是痴男怨女独自发呆的地方。运气好的话,转过一个拐角就遇上一位异性的同类,从此堕入红尘永不发呆。

然而艳遇只是副产品,发呆的意义在于它非发不可,不发不足以证明你已经成熟长大。发呆好比出天花,出得不好只是脸上留下或多或少的麻子,一点不出可是要命的。与自己对话,孤独地面对上帝,在围墙之后收缩心灵、沉淀思绪,要么往前看憧憬未来,要么往后看缅怀过去。

之所以要有岔路,除了在拐角的位置艳遇之外,那是思维的结点,以便保持好奇、警惕与肾上腺素的分泌。防止呆得太深无可救药。有个奇怪的现象是每次当你呆够了的时候,也就到了一个有水或是有人的出口。不幸的是思念在这里会深得无望,站在十字路口,时常有种落泪的冲动。纳西文化呈现一种生长的状态,这些活着的古乐、东巴文字等等都是美的竞争力。

我说的美,美的竞争力就是丽江模式,丽江模式是在挖掘丽江人文美自然美所蕴含的力量,把美的竞争力最大化,而这些美是独一无二的,这世界只有一个丽江。每个人眼里的美都不一样,许巍感受温暖,“我们歌唱跳舞快乐简单”。陈升在丽江的春天伤别离,“也许会有一天,我们终需要分别,你可不要忘了我,玉龙雪山的春天。” 江湖乐队想到“我的姑娘”,在“寒冷的冬夜寻找温暖的阳光,其实那温暖这需要束河的阳光” 呜,呀依吔…… 因为美,有了竞争力,才有吸引力。关于美,我引用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说的话:“朋友曾经在一家单位供职,特别想当个部门经理,可领导就是不肯提拔他,这位朋友日夜为此烦恼。

终于有一天,领导良心发现了,晋升的文件发到了这位朋友手里,他看了很久,突然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他问自己:难道我日思夜梦、孜孜以求的就是这么一张纸?这又有什么意思?想了一夜,他决定辞职。之后到丽江租了一个小院,在那里生活了整整一年。院中有一棵海棠树,到海棠开花的时节,他就会搬一把躺椅,沏一壶茶,拿一本以前来不及读的书,喝两口茶,读几页书,有时会睡上一会儿,睡醒之后就会看见,粉粉的海棠花一朵朵落到他的书中。”

“不管你活在哪一种人生中,你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刻,觉得自己不够幸福,可是又不知如何改变。我想原因就在于少了这样的”海棠花一瞬“,你需要一段悠闲的时间,去品茶,去读书,或者什么都不做,只需要一个黄昏,看海棠花如何从身边飘落。”海棠花飘落的一刻,多美。美的竞争力在海棠花在海棠花飘落的一瞬间盛开,像丽江所保有的一切。怎样留存这些美?也许,发展是最好的保护

关于丽江的桥
鱼贯而过的马帮在大石桥上面留下一团马粪,光滑地泛着青光,引得摄影家们频频按下快门,当作茶马古道的见证。一个马队的人拿着扫把灰铲忙不迭地跑过来……阳光不算明媚,太阳时不时地把云层撕破个洞探出头来。看着游人如织的场面,大概是过了早饭的时间。桥耳上坐了一对鬼佬,在对面嘀哩咕噜、手舞足蹈,扰乱了我随水而逝的目光。身上浓烈古怪的味道让人怀疑他们的确是属于另外一个物种……

一定要发呆的话,桥上也是好地方。有桥就意味着四通八达,沟通着水路、连接着彼岸。与小巷里的呆味有所不同,这里闹中取静的寂寞里怀有喜悦,拿过往行人的零星片段作咀嚼的素材,顺便让他们带走心中的不快,直到他们早已消失在街头的拐角,又有新的面孔走来。在这里就做同样不会招来侧目,思念不会飘得太远,伤心来不及深入,就连原以为深沉的孤独也肤浅起来。古城能做的桥不多,栗木桥和石板桥没有桥耳,也很窄,要坐只好把脚垂到水里,只有石拱桥兼得闲坐望风与发呆的便利。

古城的桥有76座,随意得很,它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在还来不及感觉它的存在时就过去了,普度众生。却少有人回过头来看它一眼,真是大象无形啊!鱼贯而过的马帮在大石桥上面留下一团马粪,光滑地泛着青光,引得摄影家们频频按下快门,当做茶马古道的见证。

我们追寻的或许不是古城本身,是时间留存的蛛丝马迹。这里处处有清亮的水流过,没有水就没有城,没有玉龙雪山就少了梦想。这是一个委曲求全的城市,也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城市;是一个懂的死亡、更不吝惜生存的城市。城里没有发生过战争,出于小民族的困境,“和为贵,存为先”的纳西族非常容易和朝廷及周边其他民族和睦共处,努力将对立面减到最少,破坏性降到最低。性格中柔以顺变的的君子风度,充分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之处,在完整保存自身文化的同时,也保存了中华盛时的文化形态。“和”成了丽江大姓。当那些伟大王朝幻灭,丽江意外地保留至今,活力密封完好。难道我们不知道这是一种智慧?不,我们只是骄傲的惯犯。

关于丽江的音乐
每当古城里的灯光亮起来的时候,会有恍若隔世的感觉,今夕是何年?在这些低矮得谦卑的房屋中间的曲折石板路上,我已有一些微醉,忘记了冷冰冰的现实,有了一些诗意。来古城朝圣,也许是因为这里别人的生活离自己很近,自己的生活却遥远……都想带走一丝关于这个神器以外的信息,比如一只马帮铃、一张东巴画、一块木雕、一片纳西古乐CD……去吧,静静地倾听哪怕听不到知音,也至少可以听到心声

丽江音乐杂,是丽江音乐最大的特点。换个新潮的说法,叫博爱。所有杂七杂八的,充斥丽江,被容忍,可见丽江多有涵养;而能否扎根,则要看其能否适销对路了,要么对当地人的路,要么对外地来的当地化的人的路,要么对外来游客的路。千年古乐与当代先锋音乐受到同样的追捧。不同信仰下的宗教音乐所颂赞的也是同一个天堂;与此同时,欧美流行前线也不紧不慢地从容到来。然而这里却从不追赶任何地方的潮流,以至于冷落了许多志得意满的明星。这里也没有什么潮流可赶,因为相互之间并没有模仿的习惯。标新立异地表达自己的满心欢喜就是潮流。

在大小城市混不下去的人呀,尽管来丽江当歌手吧。任何人都行,哑巴,也可以搞实验电子乐。大石桥,官门口,署古井,九鼎龙潭……古城唱到束河,看样子,还要唱到白沙了。唱了相聚唱分离、唱了热闹换寂寞。心事刚好和一句歌词撞上,一点适合的色调,整个爱恨就要倾囊而出。所以一首歌一句词往往成为另一个人的吉普赛占卜师,回不回去、爱不爱那个人、向左向右,给出了关键的预兆。酒吧和商铺里的音乐也不简单。各种风格都有。好听,是不一定的,萝卜白菜嘛,有的时候如鱼得水,有的时候磨炼耐力。

有次在一家位于古城要塞的餐厅,刚要夹一坨酱油鸡进嘴,那个长发并不飘逸的男人琴一拨,声一出,我就胃疼了。同伴训斥我苛刻。听不懂,也纯属正常。语言横跨英文、日文、意大利、西班牙、法文、梵文……多数是各色候鸟般的旅行者从国际往返途中带到丽江,通过碟片交换的方式,一路走,一路茶马古道般将各自喜欢的站点串联起来,构成一张流动的音乐地图。恋恋风尘的民谣小调、随意自在的爵士、热情奔放的拉丁、中东色彩浓郁的民族风……有人在院子里唱着歌剧浇他的樱花树;有人听着吉他、小提琴二重奏抛光银戒指……

民乐基本被排斥在酒吧和看上去有情调的商铺之外。只在卖民乐CD的地方、小吃店、菜市场和晚间四方街的广场舞会中可以听到。当然还有倒垃圾的时候。一阵笛子飘来,正纳闷谁在午后这么有兴致,惊觉,啊,垃圾车。搬一个塑料桶、提几个塑料袋冲将出去。丽江就这样,在东巴众神的庇护下,吞进各种原不属于东巴的东西,形成另一种梦境与现实,守旧与开放,慵懒与繁忙同在的奇妙人文景观。有人讲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民乐在古镇也销声匿迹了,其实,民乐依然在市井生活的缝隙里穿插,不必担心,老兄,相信它会找到适合的形态,在某个瞬间冒出来。我就在等巴士的时候,哼出丽江名歌花舌舌,惊吓到旁边的老丽江。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丽江,一万个人中有一万种丽江,而对我来说。丽江是一个适合享受阳光的地方,很多人来了走了,心还留在这里,有的人来了却不想在离开,无论你来与不来,我都在这里,不增不减,喜欢那种静坐在一个角落发呆的感觉,喜欢坐在摇椅上晒太阳的感觉,喜欢每天遛着狗走在大街小巷,别人投来羡慕眼神的感觉,在那里,让我们一起红尘作伴,开起一场不一样的旅行,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也可以关注我!最新的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应有尽有。期待你的加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