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很复古的人,对旧的东西充满情怀,也许是因为我们老了,也许是因为我们珍惜所有的时光和回忆。新的东西固然很美,但他们不足以进到我们柔软的内心,而“老旧”是一种可以触摸的时光碎片,它往往可以直接触碰到内心最柔软的记忆。但就像再好吃的东西也有吃多了不消化的时候,丽江古城就正是如此。
丽江古城保留着最传统的纳西建筑特色,木结构的房屋群落和百年的石板路都记录着它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繁华的城镇,承载着马帮儿女的多少悲欢离合。但满街的小吃店、手鼓店、纪念品商店和客栈复制粘贴一般的在我们眼前出现。搬离了古城的纳西族人和逐渐搬入古城的外地老板们似乎将丽江古城最后的纳西血液也替换殆尽。在古城的主路上行走确实有些让我们“消化不良”,这一份崭新的“复古”让我们吃不下,也吐不出。
丽江大部分本地居民都居住在新城区里,即便在古城里有老宅子的居民,也逐渐搬出了古城。古城周边高昂的物价并不适宜日常生活。二十年前,丽江还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山区,村民们每日三餐最常吃的就只有土豆。一场大地震让全国知道了云南还有这么一座美丽而艰苦的小城,从此轰轰烈烈的家园重建和旅游产业开发拉开大幕。我已然记不清二十年前的丽江是什么样子,只有听老一辈的老人们诉说那丽江的故事。
面对今天的丽江古城,很多人对过度的商业化表示惋惜;也有很多人迷恋夜幕下古城霓虹闪烁、歌声飞扬的喧闹。一座城的历史要远远比一个人的一生要长得多,当年茶马古道上的繁华小镇是丽江的一个瞬间,如今熙熙攘攘的游人在石板路上川流不息也是丽江的一个瞬间。丽江就如同一个行者,在时间的长河中,这座小小的古城承载着属于它自己的历史。
如果五分钟是一个瞬间,又如果快门开关一次是一个瞬间,那么我们的一次旅行相对于漫漫人生长路而言也会是一个短暂的“瞬间”,在每个瞬间里,我们能看到什么,能遇到什么,似乎在冥冥之中都有着某种安排。
丽江四面环山。日出时,太阳从山的背后缓缓升起,天空和山峰的边线之间泛出一片淡淡的黄光。黄光和深蓝色的夜空渐变、交汇,而后融合,深蓝逐渐变成浅蓝,交汇线也不断上移。从公园的湖边向西北面望去,玉龙雪山正矗立在远方,湖中山体的倒影也越发的清晰。随着时间的推移,深蓝色的夜空被淡黄色的阳光完全吞噬了,整个天空大亮了起来,远处雪山山间上皑皑的白雪在阳光的折射下闪闪发光,仿佛披上了一件金线纺织的薄纱,金灿夺目。
我有个梦想,不求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我只想有个小小的四合院,养只小狗,每天和来往世界各地的朋友喝喝小茶,品品小酒,聊聊人生理想,就这样依山傍水就已足够!
每天推开窗门,迎接我的是一缕金色的阳光,看着刚清洗过的古城街道,一股凉意席卷而来,带上行装,去黑龙潭小坐,沿着公园的步道一路溜达。湖中一棵大树落尽了枝叶,赤裸裸地立在水面上,枝干蔓延着伸向空中。小广场上的爷爷奶奶们已经开始扭着腰做起了操,园子里,遛鸟的老人们把鸟笼纷纷挂在树干上,掀起遮笼布的一角,让清晨的阳光照在鸟儿的身上。老人们则围坐在一起,聊起了天。公园里的情景似乎比古城里更像生活。
从黑龙潭一路小走散步到狮子山顶,站在狮子山顶的观景台上,古城里小吃店的炭火味闻不到了,手鼓店的音乐声听不见了,街上嘻嘻闹闹的游人看不到了。此时的古城仿佛进入了梦乡,梦里:马帮唱响了出发的号子,马蹄声和铃铛声响彻整个古城,并在这悠长的石砖路上渐行渐远。是的这就是我所向往的生活,丽江就是这样能够让你身心放松下来,见多了太多的车水马龙。见多了太多的高楼大厦,或许也只有丽江这样的城市,才能让你体会到片刻的宁静。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喜欢写作,喜欢旅行,那么可以关注我,更多美文分享给大家,让我们身体和心一起旅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