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作有用?当一个人获得某一个事物的时候,第一时间会考虑到的是其有用性,例如能不能帮自己完成某个事物、是不是有价值等等,如果是则留下,如若不然则弃之,那怕夫妻之间也是如此。这也就是事物本性、自性、真我,那个永恒不变的真宰被遗弃了的直接原因——偏爱,因此说“道之所以成,爱之所以亏。”
如果你本能地反应土豆是土豆、玉米是玉米,那么你已经在定义了,因为有了土豆、玉米的定义,就一定有了非土豆、玉米的定义——有了一个“是”的定义就必然有一个“非”的定义——是非就这样产生了。
那么可能就会有人问了,没有了这些定义人们的生活不就无法治理了吗?事实上,事物的名字只是为了方便现今的人们分辨和料理生活,但是在世俗人的眼中是非、对立、差别是成立的,而在那些已经通于爱的道路上的人他们虽然也分辨是非、对立、差别,但是在他们的心中有了一条很清晰的路子——任何事物都是“一体”的,没有分别的。
那么我们都是生活在人世间的人,要是你整天地对别人说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没有什么区别,其他人恐怕会说你疯了,离你远一点。所以,我们不仅要说话,而且还要说人话,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我们表面上虽然应付着别人说有分别、不同,而在内心中保持着无差别的心态。
蝴蝶象征着自性、真我且永恒不变,庄子象征着我们的肉体,他有生有灭,我们不是缺失了蝴蝶,而仅仅只是忘记了我们本来就是蝴蝶。所谓修行就是停止追求错误的东西,而我们的大脑所思考出来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错误的,因此修行的第一步是——“清空你的大脑”,不要让它再参杂在这纷纭的世界里吵杂个不停。也就是说,你不是一个毛毛虫,或者说所有的毛毛虫都只是还未蜕变成蝴蝶——不管是蝉还是麻雀都只是还未认清自己本来面目的大鹏。
随之时间的推移,我们都讲经历衰老、疾病、死亡,可是那个永恒不变的我却不会死亡,他长与上古而不算老。因为所有事物都在随时随地都变化,固有“物化”一词,因此著有“齐物”或《齐物论》。如果你还觉得你很了不起的话,那么你一定还没有理解什么是真爱、什么是道,你也就更不可能成为“大宗师”。
什么是大宗师?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便是在某一个范围内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能算得上大宗师,可是当你真正地踏上修行,你的思想就会使你改变这种想法——庄子认为的大宗师就是“你”。可能有人会问:“我?怎么看都不像。”别着急,庄子所说的“你”是指那个超脱物化、看清事物真相的你——很多人认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只有那些天才才能到达,其实不是这样的,前面我所说的德充于内,符显于内,你只有随时随地都在成为自己,你就已经开始向大宗师靠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