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化历史随笔
蝗虫简史|古人和蝗虫斗智斗力的奋斗史

蝗虫简史|古人和蝗虫斗智斗力的奋斗史

作者: 榆木斋 | 来源:发表于2020-02-17 20:22 被阅读0次

    蝗虫简史|古人和蝗虫斗智斗力的奋斗史

    文:枯木

    近日媒体报道,规模浩大的蝗虫袭击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这次蝗灾源自东非,据1月份报道,在肯尼亚东北部的沙漠蝗虫群,长60公里,宽40公里,是25年来最大的蝗虫群,沙漠蝗虫具有长途迁徙能力,并且繁衍能力强,不断扩大,它们从东非渡过红海进入亚洲,沿途所向披靡,给沿途多国农作物造成极大损失。

    看到邻国受灾,我们感同身受,同时也引起人们讨论,蝗虫会不会进入我国?有关专家认为不会,因为我国历史上的常见蝗灾为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而这次是沙漠蝗虫,并且有着高寒气候作为天然屏障,因而不会对我国形成威胁。

    然而,作为和人类争抢食物的“杀手”,人类三大自然灾害蝗灾、水灾和旱灾之一,是赶不走打不死的“小强”,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蝗虫一直伴随着我们,并且时不时出来“骚扰”一番,为害一方,因而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蝗虫是直翅目昆虫,远比人类历史要悠久的多,诞生于3亿年前的石炭纪的蕨类植物森林中,而哺乳动物则在一亿年后的侏罗纪才开始诞生。蝗虫历经多次地质灾难,气候变化,不但没有灭绝,反而顽强的生存下来,繁衍至今。

    螽斯(蝈蝈 )

    我国古人对蝗虫的认知很早,名称较多,先秦古籍中有螽((zhōng))、螽斯、斯螽、蝝(yuán)、螣(téng)、蜙蝑(zhōngxū)等等。其中螽是蝗类的统称,蝝是蝗的若虫(未生翅的幼蝗)。如《诗经·国风·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春秋》记载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冬,蝝生。"等。

    不过,螽斯在传统文化中,多为褒义,意味着子孙繁衍,人丁兴旺。人们把螽斯和蝗虫分开,并且螽斯也叫蜙蝑,《尔雅·释虫》“蜤螽,蜙蝑。”,《毛传》:“螽斯,蜙蝑也。”,《疏》:“蜙蝑长而靑,长角长股,股鸣者也。或谓似蝗而小,斑黑。其股状如玳瑁,五月中以两股相切作声,闻数步者也。。后来螽斯多指北方所谓的“蝈蝈”,如今许多古玩器物上多有螽斯的雕刻,也有很多关于螽斯的绘画流传。

    而针对危害农作物非常厉害的蝗虫,先秦人们则称之为“螣”、“蝗”等。如《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毛传》:“食心曰螟,食叶曰螣。”。而“蝗”,究其造字之意,笔者妄自猜测,“皇”在金文中由“日”和“土”构成,蝗虫一来,遮天蔽日;另外我国古代认为万物有灵,并且以农业立国,农作物的收成影响到人们生存,而蝗灾则被认为是天降灾祸,因而蝗虫被称为“虫中之皇”。

    关于蝗虫的记载,在先秦经籍中多有描述。比如《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孟夏纪》中都有相同记载:"(孟夏)行春令,则虫蝗为败,暴风来格,秀草不实。",另外《吕氏春秋·审时篇》有:"……得时之麻,必芒以长,疏节而色阳,小本而茎坚,厚枲以均,后熟多荣,日夜分复生。如此者不蝗。",说明先秦古人为了避免蝗虫,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应该按时耕作,这样农作物不惧怕蝗虫为害。

    关乎于蝗灾的记载,我国古代史书中多有记载,据不完全统计,从鲁桓公十三年(公元前707年)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止的2618年中,共发生蝗灾538次。因而我国蝗灾基本上平均五年一次。而蝗灾发生的高峰期,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除蝗疏》统计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蝗灾的次数月份,发现农历4至9月间最猖獗,徐光启说:"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也,故为害最广。",这和现代研究非常吻合。

    关于蝗虫发生的原因,由于缺乏科学研究,因而古人多认为是“天降灾祸”,是上天对人们的惩罚,多用祭祀祈祷来禳灾,皇帝等也纷纷施行德政,寄希望可以免灾。

    如魏晋时期《魏鼓吹曲十二曲》有:“惟太和元年,皇帝践阼。圣且仁,德泽为流布,灾蝗一时为绝息。”,唐代《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二年(628年)六月京畿干旱蝗灾,唐太宗在皇苑中掇蝗祝之曰:"人以谷为命,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遂吞之,是岁蝗不为灾。

    除了祈祷,唐宋以前人们更多采用的是驱赶和捕捉,诗人白居易的《新乐府·捕蝗》记载了当时捕捉蝗虫,“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并且不赞成捕捉,认为“一虫治死百虫来,岂将人力竞天灾。”,而是应该施行仁政,向唐太宗学习。

    持有这种思想的大有人在,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山东大蝗,官民只知道祭拜,坐视蝗虫食苗,不敢捕杀。玄宗则自责修德不够,致遭天谴。他询问臣子的意见,宰相姚崇力主利用蝗虫的趋光习性,于"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

    于是他派遣御史,分道杀蝗。汴州刺史倪若水却说:"蝗是天灾,自宜修德……",拒绝御史执行任务,姚崇大怒,牒报若水,如若听任蝗虫食苗,导致百姓饥饿,要对后果负责。倪若水这才被动投入捕蝗,"获蝗一十四万石,投汴渠流下者,不可胜纪。”

    宋代针对蝗灾,同样延续唐代认知,并时时上升到德政层面。当时党争严重,而蝗灾往往是打击对方的最好借口,因而一旦遇上蝗灾,便有多种论调。诸如北宋和司马光一道修撰《资治通鉴》的史学家刘攽,不赞同王安石革新,在发生蝗灾时专门赋诗一首《寄荆公》送给王安石,:“青苗助役两妨农,天下嗷嗷怨相公。惟有蝗虫偏感德,又随台旆过江东。

    当然,面对蝗灾,驱赶焚埋是避免不了的,可是往往因为驱赶也会发生笑话。南宋周紫芝的《竹坡诗话》记载了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一则故事:米芾当知县时,遇上大旱和蝗灾,遣吏捕蝗甚急。忽然有邻邑县令公文,指责米芾他们县把蝗虫驱赶过去,于是米芾作诗一首回复:“蝗虫本是天灾,不由人力挤排。若是敝邑遣去,却烦贵县发来。”,风趣幽默,见着大笑。

    到了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通过对前代蝗灾的统计、分析,得出有关古代蝗灾发生季节和滋生地的正确认识,并在除蝗技术等方面有了初步科学认识,其著作《农政全书·除蝗疏》为我国古代蝗灾研究的杰作。书中指出,通过预先防治避免滋生、灾期捕杀严正法令、灾后除卵灭除后患,这三种方法结合,即便是当今农业技术发达的当代,也非常有指导意义。

    然而,历史上由于各个时期政令施行的宽缓不同,天气气候差异,再加上一些其它因素,因而即便是有非常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是蝗灾依然是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以至于后来人们在蝗灾频繁的地区,尤其是华北,往往建立祭祀蝗神庙以禳灾,于是又回归到祈祷的老路子上。

    从徐光启的研究和现代统计,我国蝗灾的分布以黄河下游为最多,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为重,江苏、安徽、湖北等省亦有分布,严重时可能遍及整个黄土高原。而华中以南,蝗灾渐少,到了东南沿海,几乎没有。现代研究表明,蝗灾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全球变暖以及干旱引起,另外一个因素是自然环境破坏生态恶化导致,诸如在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很少发生蝗灾,因为蝗虫卵很难繁殖,抑制了种群增多。

    因而,要想对蝗灾进行有效防治,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很有必要,同时在蝗虫高发地区进行科学防治。化学方法只可以解决一时危机,却不能长期有效,并且时间长了蝗虫就有了抗性,因而专家建议,最好是生态防护,扩大植被覆盖率,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蝗虫天敌,诸如我国目前有68种蝗虫的天敌,包括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对控制蝗虫的数量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回到前面我们谈的印度巴基斯坦蝗灾问题,历史上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沙漠蝗虫这种灾害,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虽然有青藏高原天然屏障,可是如果蝗虫从印度向东,经孟加拉国和缅甸,恰逢我国季风季节,那么蝗虫很有可能进入云南境内,因而,我们希望相关方面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密切关注蝗灾动态,严防境外沙漠蝗虫迁入危害。

    同时,我们国家历史上就是蝗灾多发的国家,不能只关注境外,更多的是做好国内预防工作,避免本土蝗灾再次为害,才是正题。

    2020/2/17榆木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蝗虫简史|古人和蝗虫斗智斗力的奋斗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pi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