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黄帝外经》--五脏互根篇第六十二

《黄帝外经》--五脏互根篇第六十二

作者: 开心农夫天意 | 来源:发表于2023-03-27 00:56 被阅读0次

    【题解】

    本篇名五脏互根,实即脏腑阴阳之互根,使气脉贯通而构成有机整体,表达于视、听、言、动、思维,合成人的整体。天师阐述的过经过脉,细致入微,岂止专为“治已病”而设之针刺腧穴?实则不少关系内修之经窍。人们不禁要问:现代生理解剖,历经多少时间、人力,尚不能揭示经络窍穴之奥秘,而岐伯在五千多年以前,已做出如是细微之揭示,用之于实践而无不验。毕竟何由而发现发明?真值得我们深思矣!

    原文

    雷公问于岐伯曰: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余既知之矣;然论阴阳之变迁也,未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亦有定位乎?

    岐伯曰:阴阳互相根也,原无定位。然求其位,亦有定也,肺开窍于鼻①、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②、肾开窍于耳,厥阴与督脉会于巅③,此阳中有阴,阴居阳位也。肝与胆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包络与三焦为表里,此阴中有阳,阳居阴位也。

    雷公曰:请言互根之位。

    岐伯曰:耳属肾而听声,声属金,是耳中有肺之阴也。鼻属肺而闻臭,臭属火,是鼻中有心之阴也。舌屈心而知味,味属土,是舌中有脾之阴也。目有五轮,通贯五脏④,脑属肾,各会诸体⑤,是耳与脑有五脏之阴也。大肠俞在脊十六椎旁⑥,胃俞在脊十二椎旁,小肠俞在背第十八椎,胆俞在脊十椎旁,膀胱俞在中膂第二十椎,三焦俞在肾俞之上脊第十三椎之旁,包络无俞,寄于膈俞,在上七椎之旁⑦,是七腑阳中有阴之位也。惟各有位,故其根生生不息也。否则虚器耳,何根之有哉。

    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无位而有位者,以阴阳之有根也。

    【注释】

    ①.肺开窍于鼻:首言肺开窍于鼻,不能视为一般,应知鼻为人身整体造端之所在,十二经、三百六十五络纲领之所在。在传统功法中,可使此“端”一以贯之,形成整体。朱熹曾借释氏《楞严经》赋诗曰:“鼻端有白,我其观之”。李时珍曰:“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我以为,或即由返观此鼻之造端始窍所致。

    ②肝开窍于目:务必联系下文“目有五轮,通贯五脏”,再结合肺开窍,考察此造端之鼻,可得出五脏互根“主根系”之所在及其作用。

    ③厥阴与督脉会于巅:即人们常说的“百会”。若以此为上丹田,则谬矣!因与厥阴合成之穴,自不能与人体造端之始窍相提并论也。

    ④目有五轮,通贯五脏:贯通五脏,连接七腑,犹仅基于“治已病”。提到高处,两眼之睛,竟会是生死之所由:即顺生不生,逆死不死之造端;逆死不死,即颠倒之术之体现。天师固知之甚切也。

    ⑤脑属肾,各会诸体:脑之所以属肾,以其藏精也。“各会诸体”,蕴藏奥秘,必结合《奇恒篇》“脑为泥丸,即上丹田也”进行研究,才能从中得到真知。

    ⑥大肠俞在脊十六椎旁:十六椎即“肾脊关”窍位之所在。此处意义重大。因为小周天向大周天质的飞跃,而即从此处质变和突破,即和合四象攒簇五行,舒发条达之所在也。

    ⑦胞络无俞,寄于膈俞,在上七椎之旁:如此真知灼见,可提供针灸检验。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直译】

    雷公请问岐伯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我已经知道了。然而论述阴阳的变迁,不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也有定位吗?

    岐伯说:阴阳互相以对方为根本,本来没有固定的位置。然而,寻求它们的位置,也可以有固定的。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厥阴与督脉会合于头顶,这是阳中有阴,阴气居于阳位;肝与胆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胞络与三焦为表里,这是阴中有阳,阳气居于阴位。

    雷公问:请说明五脏互相作为根源的位置。

    岐伯说:耳属于肾,主听声音,声属于金,这是耳中有肺的阴气。鼻属于肺,主闻香嗅之气,嗅属于火,这是鼻中有心的阴气。舌属于心,主管味道,味道属于土,是舌中有脾的阴气。眼睛内有五轮,贯通五脏,脑属于肾,会合身体的各个部分,这是目与脑中有五脏的阴气。大肠腧在脊柱的第十六椎旁边,胃腧在脊柱的第十二椎旁边,小肠腧在脊柱的第十八椎旁边,胆腧在脊柱的第十椎旁边,膀胱腧在脊柱中部的第二十椎,三焦腧在肾腧之上,脊柱的第十三椎旁边,胞络没有腧,寄居在膈腧,在脊柱的第七椎旁边,这是七腑阳中有阴的位置。正是由于它们各有其位,因此其根源才能生生不息,否则就成为虚无的脏器了,还有什么根呢?

    雷公说:好。

    陈士铎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没有位置其实又有位置,因为阴阳分别有根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外经》--五脏互根篇第六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tn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