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年前看完柴静的《看见》,当时挺打动我的。今次回头再来看,我试着去寻找打动的原因。这次没有上次那么觉得打动。可能是因为我边看边在找到“打动”。与其说这本书如何打动读者,不如说柴静曾经作为一个央视的新闻主持人如何打动了观众,使得她当时声名鹊起。
时间有限,重新回顾,我只看了序言和前三章。总结出她打动我的几个特质。
1、 出身的相似
我在小地方长大,不奇怪小孩子为什么常常待在这儿,大概这是小镇唯一有文艺气息,能带给他们一点幻想的地方。
我后来越来越觉得小时候成长于小地方,长大了定居在大都市的人,与只在这两个地方成长生活过的人,有时候可以算是两种生物。这笔生命的财富是很宝贵的,只是得到它之前,也会经历很多的混乱和挣扎作为代价。文学上,我所知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鲁门.卡坡蒂。
2、性格的相似
小时候,我有个外号叫“柴老总”,因为老是“总”着脸”。“我天生没什么机灵劲儿,还在南方女权文化里待惯了,不知道怎么回应这种幽默,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几杯水。
接触趁早是因为看了潇洒姐的书,那是我羡慕的潇洒,因为我从不曾具备。因为我生命的底色更接近柴静描绘的她自己。
3、相似的“目中无人”
摄像“咂”一声:“你的眼里没有人。”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眼里也没有人。我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我。在这种看不见的日子里,吃亏的只是自己,而且还不知道怎么吃得亏。
4、相似的拧巴
“你关心的都是自己,你得忘掉自己”他说。“怎么才能忘掉自己?”我拧巴的很。一期节目三方连线,我得时刻想着我的身体要拧成三十五度、四十五度、六十度角,还要想脸上的表情、语言、化妆、衣服。这一场下来什么都得想,我怎么能忘掉自己?
“带着塑造“我”的包袱去塑造“我”的生活。最后只能陷在自身造成的一团混乱里面。
5、 相似的价值观
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
我唯一的知道就是我的不知道,正如今天的我想抽昨天的我一个大嘴巴子。
6、从舒适圈跳出后的挫败
每次重录的时候,都得深更半夜把别人叫回演播室,灯光、摄像后来已经不吱声了,也不问,沉默地隐忍着。录完,我不打车,都是走回去,深一脚浅一脚,满心都是对他们的愧疚。我知道自己身上已经开始散发失败者的味儿,再这样下去谁都会闻出来….
有一个时期,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我翻出一张张牌,显示的都是“Deadroad”。
7、良师
陈虻在会上公开批评我:“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都选择剖腹产是个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你找了几层?”
如果能拥有这样的老师,何其幸运!而他不仅教你术,还教你道。
8、益友
就是这么个人
对于这么个人,书里描述了是怎么样一个人以及这个人怎么样对主人公好。让我感叹,有这样的朋友真好。
9、工作氛围
他也不生气,把烟头按灭了,站起身:“这样,你来参加一次我们评论部的年会玩玩吧”
然后,我们看到了一场精彩的年会,看到了央视的氛围,看到了一群有意思的人。
10、成也感性
当时很感动柴静的文字,现在回头看来,这可能也是她被人诟病的地方。但是,她确实非常擅长感性。通过周边环境的描述,就传达了她想传递的情绪。在感性运用上,她是高手,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