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65900/d184de44200d11ce.png)
“拆书”这个理念是在简书上接触到的,看到这两个字我就大概明白拆书是个什么概念了,因为开始决定要看书来提升自己才发现经常是读完一本书之后马上就忘了书上想要表达的思想,而只是记得一个大概的内容框架,所以我觉得拆书应该就是关于如何去读懂一本书的方法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5900/084c543880670513.jpg)
知道了“拆书”之后就顺藤摸瓜找到了公众号“拆书帮”也就找到了这本由拆书理念创始人赵周老师写的书。
下面是书中的一些知识点,我把它整理出来,慢慢消化。
成人教育学的五大公理
1、自我导向:就是说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个体成熟,开始意识到自身能力能否在这个社会上长足发展,因此就会有学习需求、规划、实施和评估自身学习经验,从而在各方面上提升自己的能力。
2、关联经验:成年人相较于青少年拥有更多的经验,从而在学习中能更好的结合实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强调实践:成年人在社会上参加工作,学习的目的更强调于应用,所学的内容与自身工作关联性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选择学习内容,首要考虑“能否用得上”,判断学习效果的衡量指标是“是否用上了”。
4、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成人学习没有必要过分追求理论的深入、体系的完善、细节的论证,足够解决问题就好。
5、内在驱动:希望解决问题、增加能力和自我实现而不是外在因素考试、考核、证书。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教会那些读了就忘的读者如何更好的读书,把读书这项活动折现为可以看见的收益。
成人学习的三个核心环节:(RIA)
-
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
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
-
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帮的核心诉求是能力,最主要的学习能力是把有价值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能力的能力。
拆书帮便签读书法:
目标:用最简单的工具帮你提高致用类图书的阅读效果。
基本原则:
-
不要只想着把书读完,要本着应用的目的去思考。
-
使用便签是为了保持清晰的思路。
-
采用简单的工具降低复杂性,使得你可以集中精力在思考上而不是执着于完美掌握便签法。
工具:
- 三种不同颜色的便签分别用来做三类不同的笔记(I、A1、A2)。
-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
以后我怎么样去应用。
-
一组多色指示标签。
-
一支笔。
操作步骤
-
确定自己读的是致用类的图书,你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技巧、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
要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
遇到核心观点、重要建议,或者较难理解的地方,先判断这段对我是否有用。如果有用则放慢速度细读。
-
拿一张I便签,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重述知识点或者总结启发写下来贴在相应书页。
-
回顾自己有没有经历过,或则见到过类似的事情、情景,拿一张A1便签写下来贴在相应书页。
-
结合自己的知识(观点/建议/启发)与自己的经验,设想自己今后可以如何运用。总结的经验应该是具体而非笼统的,写在A2便签上贴在相应书页。
-
在有便签的页面边缘,贴上一张小小知识标签,以示提醒。
-
用此法读完整本书或者读完自己认为值得读的部分之后,把所有的A2便签拿出来贴在墙上,提醒自己日后应用、改变行为。
注意事项:若知识点简明易懂可不做I便签,直接划线即可。内容尽量控制在一张便签之内。指示标签是为了防止以后希望把A2便签再贴回书里面。便签法最挑战的地方在于能够自己给出I,然后拆解出A1、A2。
为什么培训比读书效果好?
-
图书=核心知识+书面表达
-
培训=核心知识+口头表达+I
-
结论:图书+I=培训
所谓的 I 就是培训师课前对学习者有针对性的准备。
I(引导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激活经验+促动参与+催化应用
有了I学习者可以反复进行“体验”和“反思”,从而可以更好地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将知识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A(学习者拆为己用)=体验+反思 **
希伯来语中,智慧的定义是:有技巧的将知识适当的应用在生活中。将智慧植根于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到发展。只是读书是没用的,能够很好地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才是智慧的体现。
叙事性学习:实践中发现,人们喜欢听故事,甚至是接受纯粹由论证而来的理念。每位读者在阅读致用类图书的时候:遇到叙事类的内容,你就会读得更有兴趣,而读到全是说理的内容时,则会比较不耐烦想直接跳过,或驻足不前。给人们讲故事,使听者产生认同感,他们会更有兴趣去听你说,想从故事里发掘出他们想要的答案。往往学得的效果也会好很多。叙事性学习的理论建议学习者自己叙事给自己听,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在加工和改编故事的时候结合图书知识片段效果更好。
身体亲历学习:我们都发现最快的学习电脑的方式是:需要用再学,边学边用,在用中学。这也是“促动参与”的意义。
精神训练法:运动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表明:在大脑中过一遍,等于实际应用了一遍。这个研究广泛运用于运动和技能的训练。原因是:大脑在思考时和实际运动时的神经模式是相似的,最大的区别仅仅是肌肉是否参与了运动。对于一些需要肌肉运动的项目可能效果不会那么好,但肯定会有所增益的。
总的来说,拆书就是截取你所读的图书中,你认为值得深思,让你觉得当头一棒的图书片段,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加以理解然后联想自己的经验进行加工、改编成一个案例,最后谈一谈要如何将你通过前两步得出的结论运用在生活或者工作中。
最重要一点,就是 Just Do I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