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 小说写作感受1
这个暑假写作动漫姐姐和高铁弟弟这部小说是一个好好的实验,也是我的机遇,因为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机遇,每个基于都可遇不可得,瞬间就会过去。我现在处在这样的环境里,素材这么多,不更新可惜了。
作为一个记忆不是很好的人,我应该好好的记录这些事情,然后用心把它给表达出来。
我希望它是简单有趣,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参考和影响的作品。
一方面,这是对非虚构写作的一个探索,我很不会写这类作品;另一个方面,希望孩子们因为看到了这些作品,产生向好的自觉,因为他们希望我笔下的他们会变得很好;第三个方面,希望在这个层面之上,能否让整个家庭中各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好,在家庭层面之上,还有一个社会的意义,如果我们对孩子教育的一些做法和孩子平常在探索中的一些举动,让其他家庭感觉到有共鸣,希望这些也能对他们产生参考。
因此,每一段时间都有不同的机遇,让我去发现生活中不同层面的东西,只要不停写作,总会有收获。
7月19日 小说写作感受2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不是自讨苦吃,《星际融合》那部小说时间挺久了,满脑子内容都是它的内容,难免觉得脑袋难受,我希望动漫姐姐和高铁弟弟这部小说的这样一个调节能够让脑袋缓过来劲儿。
但可能拖得时间太久,现在写的这部分内容和当时写的那部分内容的语气、语调有所改变,虽然写作难度不大,但很别扭,对语言有一些把握不住,且行且珍惜吧。
7月19日 《我们要当作家》这本书感受
写作这本书的读后感分为两个步骤,先将这1.2万字的抄录内容整理,之后写出读后感。
《我们要当作家》这本书对于探索写作的人有很多指导意义,所以我之前的直觉没错,遇到问题,就去看看其他的作家怎么去解决问题,就能有所启发。写作本是孤独的,也许没有什么固定的范式,看看其他人怎么解决,也许对我有所参考,然后我自己再去探索,也许这是所有艺术创作学科必经之路。
由此我才理解老师在孩子美术班的做法。本来每次两个半小时,孩子经常一个小时都画完了,活活闲下来一个小时。原本在我看来,既然去参加一个培训班,那老师不应该按时按点教授孩子么?
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所有艺术创作当然有一些技法需要学习,但艺术创作和知识类型的学习完全不同,基本上都是靠氛围带动和自我探索。氛围就是老师和学生们的相互影响的环境,让她深处其中,明白其他人怎么创作,并不是说按时按点学习、学会了某些知识,就学会了创作。
艺术审美靠环境熏陶,如果在其他环境中,她的作品一定没那么快就完成。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都一起画画,她画完,看看其他人的作品,自己心中也有个评价,知道其他人画的好还是不好,然后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氛围就为她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小说创作同样如此,除了基本原理,其他都是不可以教的,但是却可以在一个环境中受熏陶、受影响,让我们有信心继续创作下去。
在这个群体中,有些人走得比你更远,有些人会给你相应的指导意见。实际上老师也是学生,大家可以相互探讨,可以提供一些意见,如果这个意见,你觉得好就采用,觉得不好就不用。因为老师也可能遇到了你现在的问题,他的解决方式对你来说总是有参考价值的。
当初一头扎进写作,到现在越写越多,我从没想过写作原来是这个样子,也没想过艺术创作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
在我以前的认知中,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是确定的,起码都是可以学习的,就像数学方程一样,都有确定的轨道。
但是艺术创作主要靠自己的摸索和领悟,也许有些天才会依靠灵感,写出了更好的作品,但是现在对我来说,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实践。
现在我每天只要在那想一会儿就能想到新的内容,就把它表达出来。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什么灵感,但也许等到写到100万字之后,自己会对写作有一个更明确的看法。
现阶段,我热爱写作的心没有变过,而且还处于热情的探索阶段。我虽然没有能力对自己的心情表达的特别如意,但也能稍微精确的表达自己的心意,这种感觉很舒服。
写作有些像说话,你能你说的话不一定是你心中想要表达的意思,但写作可以更全面地表达心中的意思,那些瞬间的感觉真的很舒服。
有些小说家的追求是写出更好的语句、更好的节奏,让小说或者剧作获得大家的好评,对观众的心理产生美的影响。这个境界我还没开始追求,只追求要把自己的内心捋顺、写清楚,如果写清楚同时,能够适当给大家带来些影响,我会更高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