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
《百鸟朝凤》:真的是一首挽歌的绝唱吗?

《百鸟朝凤》:真的是一首挽歌的绝唱吗?

作者: EchoQ | 来源:发表于2016-05-22 19:30 被阅读93次
《百鸟朝凤》随着方励的下跪,一时间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无疑,这样的举动备受争议,但从结果来看,的确提升了影片在大众视野的曝光率和院线的排片率。不可否认,我正是在这样的热议中才关注到这部片子,并且带着我所谓的“情怀”和期待进入了影院。

在我的看法里,这样具有文化担当的片子,尤其是它还出自一位大师级导演之手,其本身应当是要做到“哀而不伤”(指感情适度)的,而导演对哀婉之情的拿捏显然有些过了;看完影片,我整体的感受是“哀伤”。然而我的哀伤又不仅仅是对唢呐没落的哀伤:


其一

自然是对民族文化没落的哀伤,也就是影片表达的核心情感。这一点,有太多的影评写过,我相信每个人心中也都会有非常强烈的共鸣。我不想再重复多说。


其二

哀于影片的真实表现缺乏亮点。我必须说,吴导的确是大师,正如黄建新导演所评价:“吴天明用‘一个年轻生命的成长’与‘一个生命的消亡’交叉来表现了一种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是他的,又是全人类的。电影到了这个份儿上,才是真正的大师。”从这个角度看,《百鸟朝凤》的确值得那么多奖项。导演用一种朴实的记叙风格,使情感表现得不刻意矫揉造作,其更多的是在反映一种文化没落的现象以及对此的叹惋,是稳实深厚的,同时他还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观众。(而方励的一跪,硬生生把这味道变了。)我在自己的观影过程中,发现很多观众越看越投入,可见影片本身具有可看性。但(重点来了),也可能因为大师的现实主义手法,其画面表现和情节推动缺乏令人印象深刻或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对《百鸟朝凤》在商业电影的洪流中夹缝求生是相当不利的。毕竟,观众的视听感官已经被美国大片和很多的国产商业片养刁了,而真正能走心观影的观众又太少。导演需要考虑到这一点,以更好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而不是单纯凭借一种精神层面的“情怀”来压制。很多人为大师和影片站台、背书、力挺,甚至出现“下跪”事件,我个人觉得这是不诚恳的“绑架式”推广,毕竟还是要用作品来说话。一方面我觉得影片具有可看性,其拍摄手法也很成熟,但另一方面也有“雁过无痕,叶落无声”的感受,某种程度上讲我觉得可能是大师写实功力太深,我只能不明觉厉。但我觉得是遗憾的。我不禁很想问:假如没有吴导的不幸离世,又会是怎样的景象?


其三

哀于很多人对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误解。唢呐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在民间的没落是历史的必然,我们无力阻挡这种趋势,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都有可能经历这样的命运;而我们不能忘怀的是什么?我觉得不是唢呐这一技艺,而应当是亘古永续的精神传承!正如主演陶泽如所说:“《百鸟朝凤》这部电影中,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多的是德,是风骨气质,是坚守信念的精神。”从这一点来讲,电影虽有对这种精神的刻画,但基本上被强烈的“哀婉”之情淹没了;在中心表现上,假如更突出这一点,或许更有现实意义。


其四

哀于对民族文化的“消逝”与“归宿”的认识。不少人将电影《百鸟朝凤》视为民族民间音乐、民俗文化的一首挽歌,我不这么认为。比如同样是音乐技艺的古琴,几千年前的艺术至今有人身怀技艺,也许几经变化流失,但这种艺术形式依然在一定的空间和群体里活跃着,有大师的存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在学习。那么唢呐和《百鸟朝凤》是否像电影那样必然是一个悲哀的结局?坚守艺术的人最终是否只能如影片描绘的那样行乞街头卖艺为生?乐观的我并不这么看。还是那句话,历史有其选择,前进的步伐我们不能阻挡;但我们也有我们的选择,如那些古琴大师一般,照游天明的性格,他自然也会为唢呐艺术事业投入毕生,他也自然会得到相应的礼遇和尊崇。那么,只要还有一个大师在,其延续就不会断了种。而且,我觉得艺术文化应当在某种程度上与时俱进。机缘巧合听过中央音乐学院杨红教授的一次讲座,期间她提到蒙汉调(我当时还第一次听说这个民歌品种)的全球化,给我们看了一个黑人用摇滚的方式唱了一支蒙汉调的歌,你可以脑补一下那个画面。虽然不是原汁原味的蒙汉调了,但它用新的方式得到了延续,并走向了世界。相比于蒙汉调,唢呐的流传度显然是更高的(至少我从小知道唢呐而直到不久前才知道蒙汉调),不可否认这种民乐在民间渐渐没落,但我在网络上也看到了一些人对唢呐表现的新的探索(苏阳乐队的《喊歌》,唢呐的摇滚演绎)。民间艺术并非必须在民间活跃才算得以延续和传承,事实上,从民间走向舞台不也是一种传承吗?


其五

哀于在影片中没有获得《百鸟朝凤》艺术美、音乐美的直观欣赏。影片把太多的情绪给了痛心、惋惜、无奈,却没有给唢呐应有的艺术美、音乐美的亮相。(在哀伤惋惜的情绪上用力过猛,却忘了给唢呐至少是《百鸟朝凤》这支曲子应该有的呈现)我觉得,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为了更多的社会担当,还是应该适当的收起眼泪不只聚焦于叹惋,在此基础上应当更好地去展现唢呐艺术之美,那么观众惊叹之余必然在心理留下痕迹,说不定内心还能有一番涌动:“诶,原来唢呐这么厉害,好想去学哦!”如果能够达到这样,或许会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吧!又或者说,影片的制作本身就能成为一种文化的留存,万一真有哪一天,听不到真实的唢呐,至少还有这样一部电影留在世上,那么或许有一天仍能够得到复兴呢?这不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文化流传吗?然而很抱歉,作为一名非音乐专业的观众,影片中的唢呐曲子很好听,但我真的傻傻分不清哪首是哪首,我也实在没听出百鸟朝凤的厉害。《百鸟朝凤》的曲子,在电影里表现不够突出,识别度不高,印象不够深刻。我觉得影片需要通过它的艺术加工,给像我一样的普通观众更多的对唢呐音乐与艺术的欣赏,能够让我们有所辨识和达到美的享受,这样才更能激起观众心底的共鸣。为此,我特地在度娘寻找《百鸟朝凤》,听了很多版本,无一不有很棒很精彩的呈现,尤其是对各种鸟叫的逼真演绎,才终于感觉听到了“百鸟朝凤”,才真正感到了听得痛快!而我觉得这是影片应该有却没有给我们的。


通过影片,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常常把关键点给错了,正如这部片子,我相信导演想要告诉世人像唢呐这样的很多民族民俗艺术在渐渐没落、消逝,希望世人能够注意到。可是那又怎样呢?我们是否有这个可能,重新回到那个年代里,重新在黄土高原的角角落落吹响唢呐呢?这显然不可能,这不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那么这样的叹惋也就只是叹惋,也才有了那么多的无奈。如果到此为止,我们的艺术就真的也只能到此为止了。而我认为,应该把点给到精神的传承、给到唢呐艺术的美的尽情呈现,我觉得在感慨艺术没落的同时,应用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行动为传承做一些贡献,而不是哀叹而已。

当然,以上的哀伤,并不妨碍我依然喜欢这部片子。

(纯属个人的一些思考,欢迎交流指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鸟朝凤》:真的是一首挽歌的绝唱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zo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