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问“妻子和妈妈掉水里,先救谁?”这样的问题呢?
首先,这是一个从女性视角提出的问题。当我们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实质是对传统社会价值观的挑战。
如果去问一个古代男性这样的问题,那么这个古代男性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救妈妈,因为他处在一个“男尊女卑”“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传统文化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确定的,甚至大多数作为妻子的女性连提出这个问题的资格都没有。
然而,今天我们去问任何一个男性,不管他们最终选择谁,所有的男性第一反应都会犹豫和迟疑,而这份犹豫和迟疑正是社会价值观在不断进步的体现。也就是说,更多的男性也不是十分认同传统的价值观了。当然这背后更是因为女性的社会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正在不断地崛起。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93964/01250683b840826e.png)
其次,问题中所聚焦的两名女性角色,妻子和妈妈,是以对立面出现的,然而,事实上这却是大多数女性在自己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两个不同角色。当我们的身份是妻子的时候,我们希望男性能选择妻子,当我们的身份是妈妈的时候,又希望男性能选择妈妈。
所以这个题目默认的潜在条件就是,一个女性的价值是通过和另一个女性价值的竞争来体现的。那么,为什么女性之间不能是合作者,而一定是竞争者?再进一步思考,女性的价值似乎是通过男性救与不救的这个行为来体现的。那么,为什么男性是女性价值的评价者?
其实,当女性提出这个问题时,就已经把自己放在了被评价者的位置上了。虽然在文章的开头说这个问题的提出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是不得不说,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脱离男权社会的思想框架。女性依旧把自己当作弱势群体,当作被评价者。
这个问题的镜像问题应该是:男性去问女性,如果爸爸和丈夫同时掉到水里,你去救谁?大家会觉得这个问题可笑,这是因为大家潜意识里都认为男性是不需要被拯救的。所以这个问题本质上依旧反应了一种男强女弱的性别成见,而女性如果再去追问这个问题更是强化了这样的性别成见。
与古代社会不同,生活在现代社会女性有权利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因此不论是妻子还是妈妈都可以选择不再做那个需要被拯救的人。相反,女性应该努力成为独立强大的个体,在关系中做一个积极主动,有自救能力的人。而女性的价值也从来不是被男性来评价和定义,而是靠女性自己去创造的。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所谓的让男性两难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93964/636288d45ef41fa7.png)
最后,作为提问的那名女性,不论是妈妈还是妻子,其实都是在心底暗暗希望男性能选择自己的,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在关系中能获得一份偏爱。如果这个问题不过是女性略带撒娇的无理取闹,那么大可不必这么严肃的去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是非常偏执地要求男性做出选择,那么本质上是让男性通过选择救谁来权衡爱情和亲情在他心中孰轻孰重。
然而爱情和亲情是否可以作为相互比较的对象?比较的前提是这两项事物可以比,大小可以比较,高矮可以测量,我们可以用准确的数据去丈量一切可以观测到的事物。然而爱却无法丈量,只能用心感受。因此,这道题中的衡量标准无异于手持一把文具尺,却妄想丈量天之高度,海之深度,而这无疑是徒劳无功的。
《小王子》里说:一个人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真实,事情的真相只用眼睛是看不到的。所以,与其索求一个确定的答案,不如多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爱与美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93964/7b61a037ad57bf45.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