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成长,成人,成家的过程中,众多亲友,由其是郑家的前辈和亲友给了我很多关爱和关心。同时也给了我很多温暖和甜蜜。特别是我的二爷郑祖华,在我很小的时侯,从记事开始,在我记忆里印象非常深刻,让我铭刻于心。扶案静思,二爷的音容笑貌在我老海里久久萦绕,历历往事犹在眼前。
我二爷的一生,勤劳朴实、性格直爽,心直口快。由于家庭贫寒,一家人生活过得艰苦,加上他的身体不太好,身材瘦长,做起事来,不慌不慢,是一位忠厚老实的长者。在村里待人处事,办事公道正派,深受乡邻们的信懒。她从不与人讲狠斗嘴,不管是对谁都是一幅笑脸。
我二爷还有些文笔,在我的记忆中,曾一度还担任过生产队会计,那时侯叫出工,做事记工分,当会计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就是要热情,耐烦,大公无私,以心换心,他都能以诚信厚道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他总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忍辱负重,从不与人争辩。二爷的好心肠,好人品得到了广大乡邻们的公认。
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作为一个家庭来说,更是生活艰难,二爷生有两男一女,三个小孩,在当时的农村,实属是家大口阔,在那个凭劳动力,靠争工分生存的年代,养活五口之家,其困难条件,是可想而知的。二爷在自已身体又不太好的情况下,含辛茹苦,艰难支撑,在生活上处处精打细算,从不敢有丝毫的奢华,一切人情客往,我二爷总是体面应酬,生活再苦从不向外人言说。二爷因劳累,身体有病,无钱就医,于一九八二年,因病去逝,享年只有四十多岁。我二妈在我二爷去逝后,不到几年的时间也相继去逝,留下他们兄妹三人。三姊妹,相依为命,度过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
二爷一生,宽厚慈祥,乐善好施,恩泽惠及我们全家。对我们晚辈子女来说,更是喜爱有加,在我少年时,怕我们挨饿受冻,怕我们受人欺负,我们在外面玩闹时,总是离不开他的视线,时时刻刻关心着我们,只要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是留给我们一份。关心我们的学习,关心我们健康成长,真可谓是恩重如山,
在我参加工作结婚后,看到了我有一个小家,二爷不知有多高兴。当时条件比较差,经济上十分困难,我们俩又不是同一个单位,回家又不方便,没有一个固定的往处。很想在干一镇上做栋房子,我的父亲全力支持,东拼西借,砍掉老家房前屋后几根树,再向砖瓦场借砖借瓦。在建房的过程中,二爷不顾自已体弱多病,搬出自已的竹床在我建房处,白天帮忙,晚上守夜。一直到房屋建起,真可谓是劳苦功高。回想起这些事情,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可邻天下父子心。
当时我们年轻,只顾工作,在我二爷面前都没能尽孝,越想越感到内疚,和万分思念。二爷一生,继承和发扬郑氏家族的家风,善良待人,尊老爱幼,团结乡邻,勤劳持家,低调行事,用他的人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作者:郑汉兵 写于武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