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读了四本张怡微的散文及小说,那是一些轻盈的文字。
1.《都是遗风在醉人》&《因为梦见你离开》
我与张怡微的初次接触,其实要感谢姐姐以前的一位学生。那位磊哥哥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间隙,为我和表姐,在初夏的夜晚,带来了一些生活中不一样的,或是关于文学,或是其他的,新的认识。
那次,他给我们推荐了两本正在阅读的书,一本是家乡一位叫做张尘舞的作家写的小说,叫做《流年错》,故事发生的地方正是我的那个只剩下光秃秃山头的故乡。另一本,就是张怡微的《都是遗风在醉人》。
这本散文集和《因为梦见你离开》的主要内容,都是张怡微记录自己在台北求学、生活的经历。
第一次打开这本书,是在今年十月去杭州参加她的分享会的车上。我记得那时读到怡微姐姐第一次乘飞机飞向台北的时候,遇到了雷暴,飞机在天空盘旋无法降落,怡微姐姐心里想的是“若是今天......我也没有来得及跟匆匆分手的前男友说上一句其实我有一点点后悔......我人生真的好多。”
那时我坐在飞奔的高铁上,真觉得这样的怡微姐姐可爱好多!真实好多!
而我对于宝岛台湾的向往,似乎也是从怡微姐姐的这两本书开始的。到后来,我又阅读到陈念萱的《漫步台北》,这更加深了我的向往。我很向往台北浓郁的文艺气息与国学氛围,向往那些“古早”的事物,向往那些专属于台湾气息的表达。
这几天突然想起来,去年暑假的时候,和一个那时关系超好的朋友说,今年有机会一起台北跨年。但是今年,那个好朋友还在置顶,但是上一条信息,已经是在很久之前了。
2.《樱桃青衣》
这本在签售现场买的书,竟然差点被我遗忘!而更加让我惊讶的是,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这不是一本散文集,而是一本小说集。
这本小说集,是怡微姐姐的“家族试验”写作计划的收官之作,在其他的场合里,怡微姐姐说过,“家族试验”写作计划,是在写一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生活在一起的故事。
《蕉鹿记》是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取“蕉鹿梦”的典故,形容真实梦境傻傻分不开。故事以主人公父亲的葬礼开头,以母亲老同学但差一点就成了自己“继父”的蒋先生的葬礼结尾,讲了两家人之间的一同生活的故事。原以为,两家人会等到蒋先生的原配去世,然后喜结连理,可是,在故事的结尾,身体健康的蒋先生却突然死了,终究没有熬过自己久卧病榻的糟糠之妻,让人读起来实在是惊喜无比,不由得大声叫好。
其实,若不是看出版信息,只单纯享受怡微姐姐的文字的话,会觉得这依旧是那种温柔流畅的散文,然后,小说的虚构性,又给这本就令人享受的文字,增添了几抹亮色。
3.《旧日的静定》
这本散文集是怡微姐姐在2019年出版的,这个时间,怡微姐姐结束了漫长的求学生涯,开始在复旦大学担任创意写作专业导师,于是,散文集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怡微姐姐在这两年的一些经历。
四本书里,这本书我做的摘抄最多。一方面,怡微姐姐的创意写作专业是我无比向往的考研目标,提前了解对日常写作也会有一些帮助;另一方面,怡微姐姐在这本书里,距离我很近。十月份去见她之前,我说她是我的女神,但是现在我更想用邻家大姐姐形容她。
《旧日的静定》里,写了一些《樱桃青衣》小说的原型,真实与虚构的对比,对我来说,永远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还写到了窗外的外卖小哥,而我家的楼下,就是美团外卖的一个集合点,书里描写的每天上午的齐声呐喊在我有时周末醒来时,也能感受到。怡微姐姐在上次讲座里讲到的一些我十分喜欢且熟悉的观点,在这本书里也有了客观详细的描述。还有一些文章,其实就像我今天写到的这篇文章一样,是那种简单的命题作文,讲述的也是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发生在怡微姐姐身边,也同样发生在自己身边,而这种呼应,引起的就是共鸣了。
最后一本书花了我一周的时间阅读。今天,拥有了一次不错的午睡,下了好大的雪,终于用一个黄昏的时间,焚香、饮茶,读完了这本书。
手头上怡微姐姐的书,除了最新的《散文课》,剩下的都已经读完,而关于上次去见怡微姐姐的杭州之旅,将会在综合阅读手头上怡微姐姐在《萌芽》上的文章之后,再次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