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谈我看待如何作诗。
今天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的第十章和第十一章。里面谈及了联想的作用。我不喜欢作知识的搬运工,我就谈谈我读了他的前面十一章内容后对这两章的理解。
诗可以说是意象综合的产物,每句诗都是由若干个意象组合而成。至于意象是如何来的,我先来说这个。意象是人共情于物或人后,从对象身上分离出特征,联想到与该特征相似的物或人,然后以该物或人代替原对象进入作品中,传达出对象的特征。这种特征是作者共情后的产物,是他抓住地最能代表他对这个对象的感情的特征。
有了意象就需要综合它们。那就需要从整体上来构图。首先,每一句诗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主题和思想。前半句和后半句都应该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不需要说同一个对象,最好也别说同一个对象。但是,两个对象应该是有共同特征或者相似的属性的,就是说用不同的对象说同一个主题,以达到效果上的互补或相彰。这样就相当于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把一个对象的形象完整的彰显出来了,并且这种彰显是充分突出的,丰满的。
其次,我们该如何作诗。我想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必须一句句作,一次作一句诗。每一句诗都必须源自于同一个整体,即同一个主题。然后,前后两句必须由至少两个不同的意象综合而成。在每一句里面都需要有完整的意象含义,就是要让人能看到画面,体会身临其境的画面感。然后,前后两句的意象合成一个整体—画面感可以迥异—产生出对同一个对象的含义,即该对象的特征。从两部分的意象组合出一个整体含义,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领会到了强烈的感情或突显的内涵便是达到了效果。
艺术是需要通过反差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效果。这种反差的表达技法是关键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