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完永锡老师的分享后(公开分享,cctalk群:81520521),里面有一些点深受启发,想来和大家分享。有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自己听回放。
① 计划常常产生变化。
这一点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比如朋友的突然到访,同事领导的打断,这一类属于未计划突然出现的事情。因为常常可能会有别人打断,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快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尽可能专注地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为应变留时间。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计划是一回事,按计划执行是另一回事。很多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说好的活动取消了,约好的饭局推迟了。本来计划好好的一天,因为临时的事情被破坏了。
对于计划被破坏这件事,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
一是现在这种情况下,我还可以安排其他的哪些计划?
这一步类似于吃自助餐,你要先有个一堆可以选的菜,在时间管理里是清单,这张清单上的事情类似于候补队员,当前面计划作废后,立马可以给自己安排其他重要的事情来做。很多人常见的候补事件都是读书,例如等人时,可以拿出自己要读的书来看。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要不断地思考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哪些,分解成行动有哪些,因为生活中随时会需要候补。
一是可以思考为什么事情没有按照原计划执行。比如朋友为什么不来了,活动为什么取消了。有一些可能是因为时间冲突,而有一些可能是因为对比之下,答应你的那件事没有那么重要。也就是别人可能会认为听你分享,收获不大。或者和你见一面也没什么话要说,见或不见都可以。
如果是这样的原因,可以做哪些事情呢?可以让自己变得重要,变得对别人有价值。这样别人在取消或推迟与你相关的活动时,会慎重考虑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要先付出,先给与别人帮助。
② 不是做完待办事项,而是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有一个误区,以为时间管理是为了做更多的事情,完成写下的待办清单。
但其实我们是想通过做一些事情,来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例如成为一个妈妈,成为一个好妈妈,成为一个男人,成为一个女人,成为一个好员工。
关于这一点,永锡老师的延伸解释是,不只是做好日计划,而是要在完成计划时完成华丽转身,完成角色转变。
虽然这一点,我现在也没有理解的很清楚,不过隐隐约约地能感受到这个意思,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很多的角色,可能有时候我们做很多事情会觉得很细小,但完成这些事情的意义是我们通过角色赋予的。不是完成了什么,而是完成这些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了些什么。
③ 九宫格法切小任务
在之前的文章中,也练习过九宫格法,不过对于为什么要切碎任务,以及切碎任务有什么好处,理解得并不深刻。
切小任务一部分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举个例子,如果你完成一项任务需要1个小时时间,而如果你找不到完整得不被打扰的时间,那么这件任务就无法进展。但是如果你把任务切成多个5分钟,那么有1个5分钟,你就可以完成一点。这样即使别人来打扰你,你也不会害怕。因为中断后还可以再继续。
永锡老师用了紫禁城,东西南北门,角楼来比喻九宫格每个格子的用途,很新奇。
在最下方的格子,是需要写出来的下一步行动,这一点有点类似于拆书法的A2,其实任何地方都在强调下一步行动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把昨晚听到的内容复习一遍并加入自己的理解进行分享。因为如果只听不做,不会有任何改变。
④ 问答精华1
Q1:很多时候,存在焦虑,应对焦虑最需要的一项能力是什么?
回答:居家不慌的能力,是快速变动时代如何不慌,需要定心的东西,保持高效率慢生活。
⑤ 问答精华2
Q2:顺应现在时代,哪些能力是必须的?
回答:李参老师提到是专注力。
永锡老师提到是:
1.写可执行清单的能力
2.把大任务切小的能力
3.保持专注的能力
任何一项技能都不是一天练成的,所以需要每天不断地练习。水总有煮沸的那一瞬间,只是你不能准确知道是哪一刻。但你知道经过1-2年的练习,你可以掌握这些技能。这一点和拆书帮的慢成长理念也很像,不断地练习,反求诸己,在与学习有关的事情上不抱怨给自己加要求。
End
2020年4月9日 星期四
更多文章,欢迎访问我的博客:ajing.site;
简书:阿静的小站;
网友评论